第70章 花好月圓(1)(2 / 2)

“左老師,天氣有點陰。”彭山虎進來說。

“噢———”左夢玲好像還沒從對美好未來的遐想中回過神來,“天氣不好嗎?要下雨嗎?”

“看不清楚。”

“那怎麼辦,問問老支書,看他知道吧。”

“天氣沒事,”老支書從外麵走過來,“左老師,這天是昨夜陰的,這天我見過多了,過去也這樣,往往夜裏陰,有時還下點小雨,放心,現在剛過十二點,天氣有點陰,還有點薄霧,但一個時辰過後,天就會亮起來,到咱們出發時,霧估計就差不多了,等到我們爬到寶山龍鳳頂合歡樹下的時候,一定是日頭高照,朗朗晴天!”

“老支書,你就這麼有把握。”

“這天氣就叫氣死懶人。”

“怎麼講?”

“夜黑下雨白天晴,生生氣死懶漢人。”

“真有意思。”

“過去,山裏一下大雨,生產隊裏就不開工,社員們就不用幹活了。”

“這樣天氣就不行了,對吧?”

“對,夜裏雨下得再大,白天大晴天,你不得照樣幹活,照樣上工嗎?”

“老支書,你太辛苦了,你這一宿都休息不成了。”

“左老師,你大喜的日子,俺高興都來不及呢,哪來的辛苦,俺滴水岩村,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高興。像左老師這樣的好人,應該有好的結果,好人有好報呀!”

“謝謝老支書。”

“該登山了。”

“上山了———”

“起轎了———”

隨著一聲尖利、響亮的嗩呐聲起,“百鳥朝鳳”的音樂在山間回蕩,嗩呐開啟了山林春色爛漫的淩晨。滴水岩的薄霧已經攀升了,挪動了,隨著山風的牽引,薄霧變成了幾抹輕紗,給莽莽青山和蔥鬱樹林帶來幾縷亮麗和雅氣,月亮還在山間,隻不過是下弦月,眼見得霧藏進深山密林裏了,她所綻放的清淡銀灰也愈趨清淡,撩撥山林,點醒山林,叫醒青山的是“百鳥朝鳳”的曲子,盡管還在夜間,還在夜的大幕中,但喜鵲、畫眉、黃鸝、夜鶯,各色各種的鳥兒快樂歡歌,喜慶放聲,時而高亢,時而婉約,時而激越,時而低回,時而輕巧,時而渾重的音樂穿過密林,掠過草叢,鑽進岩縫,滲進碧波,音樂聲更在山間的每一個村落繚繞。山裏人幾乎都早起了,幾乎都出發了,幾乎都要上路了,這些山民的早起,不是趕集,不是打柴,也不是種地,而是自發地去趕場,他們認為必須去應該去的婚禮。而且,今天夜裏上山的人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大人加小孩,或者說叫做學生加家長,他們出家門,到村口,三拐兩走,走進了前往寶山山頭龍鳳頂的山路。當下弦月完全被大山吸盡,當青山雲霧還沒散盡的時候,大人怕小孩子看不見路,小孩不想受大人牽製,於是每個人都點燃了早已備好的蠟燭。

於是,東村三五支蠟燭,西溝五六支蠟燭,北山上七八支蠟燭,南嶺一兩支蠟燭,點燃了,他們走著彙著,都彙成了那條攀登龍鳳頂的山間路。

在每個大路交叉口,都有明顯的指向攀登龍鳳頂的路標,路邊還擺放著水、蠟燭,沒有蠟燭的,點上蠟燭,燃燒完了,續上新的蠟燭。

一個人、幾個人、十幾個人的手持蠟燭的隊伍形成了。

一隊、兩隊、數十裏隊伍彙成了一路。

一支長長的、源源不斷的蠟燭隊伍,猶如一條長長的夜明珠串,在青山綠水中環繞前行。前行,前行,往山的高處攀登。

而在靈山山上的燈籠火把,尤其是火把隊,更是燦爛光明,煙氣繚繞,鑼鼓隊的鑼鼓敲得震天響,鑼鼓隊帶著場部出發的火把隊有一百多人,火把隊裏有姚遠方的兩個爸爸———姚大壯和左貴山,有姚遠方的親密同事———洪場長和尤主任,有姚遠方的紅顏知己———馬雲霞、梁紅玉和張秀巧,還有姚遠方資助扶持的大學生兄弟,有姚遠方背二十裏山路往返醫院治病救命的父女倆,有姚遠方從懸崖上勸回來的失戀青年,一百多人火把隊整齊壯觀,威風凜凜。到一隊路口,伴隨著一陣“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又一隊火把隊加入了,這一隊又有五六十人,他們舉著火把,歡歌笑語,擁進了火把大軍。到二隊路口,又加上一隊四五十人;三隊八十多人,四隊七十多人,五隊六十人,六隊一百多人……火把隊越來越多,越來越長,走在前麵的姚遠方來到了龍鳳山的山頂上,他回頭遠眺,”啊———真是壯觀。”

姚遠方拉著左貴山和姚大壯:“爸、爹,你看看,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