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 3)

說著張憲跪倒在地,倒頭便準備拜下去。張尋眼疾手快,連忙將他扶起來道:“張兄萬不可如此,可否容我考慮一晚,再做答複。”

張憲從地上爬起來,雙手像鐵鉗般握緊張尋的胳膊:“兄弟,我張憲做事為人,講究一個義字。天下興亡係於大帥安危,請兄弟以天下大義為重,助我一臂之力吧。

張憲懇切的眼光讓張尋無法開口拒絕他。當醉眼朦朧的將軍漸漸睡去後,心事重重的少年依然望著劈啪跳動的篝火,各種想法不斷在腦海裏糾纏著。

白澤已經說過,天河織機石千年才能重現天日一次,覬覦天河織機石之人也絕不止一兩個,若是去救嶽將軍,那複活雙親的事情怎麼辦?

但嶽將軍赤膽忠心,剛剛飲酒之時聽大哥和嶽家軍的弟兄聊起將軍的事跡,他也心生仰慕,救嶽將軍不但是應了張兄的殷切懇求,更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

究竟該怎麼辦?盡孝,還是盡義,兩相抉擇,讓他無所適從。

“賢弟。你相信這世間什麼東西才是最真的?”

正猶豫著,突然應龍從旁開口了。

原來健壯的青年根本沒有睡著,剛才張憲和少年的對話也被他全部聽到耳中。他明白少年為何如此為難,便開口說道。

“為兄相信,在這天地之間自有一股浩然之氣,可正天地、正人心,讓所有老百姓都能過上清平盛世般的日子。為兄雖隻有一竿銀槍之力,卻深信這股氣、這義之所在的道理,能夠驅除一切邪魔歪道。嶽將軍縱橫中原,拯救無數老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今日他蒙冤入獄,我等不能不顧。”

“可若是趕不上天河織機石……”

“為兄知道這話讓你著實為難。但是賢弟,你仔細想想,你的雙親為何橫死?朝廷昏庸、兵禍連年、餓殍遍野,在這亂世之中崇尚武力,你的雙親便是因此死於盜匪之手。若是嶽將軍能夠鏟平金狗,還天下太平盛世,許許多多像賢弟一樣的家庭,便能避免骨肉分離、陰陽兩隔的痛苦。賢弟犧牲小家,換取的卻是普天之幸福。人生若能如此,豈不是豪氣幹雲之快事!”

張尋聽到此處不禁心潮澎湃,抬起頭來與應龍的目光相接,立刻被對方心潮中閃耀出的火花給吞沒了。

“大哥說的對!天地萬物都存在於浩然之氣之中,冥冥之間一切早已注定。上天既然讓我遇到張憲,便是賦予了我這樣的任務。大哥,若是我為一己之利,而舍棄天下大義,日後想起我也定會不齒自己。”

應龍看著少年堅毅的表情,露出了一絲舒心的笑容。

天界之中,承襲正統的道家仙班在玉皇大帝的領導之下,儼然是天界雲霧十九州的統治者。

十九州中,淩霄殿占據其中十五,隻有四處最為貧瘠的州在九黎天宮的控製範圍內。近年來與九黎天宮簽下不戰之盟後,淩霄殿更是得以休養生息,不斷壯大。

雖然有不戰的盟約,但是玉帝對九黎天宮的事情也不敢輕視。畢竟這幫魔族之人生性彪悍、狡猾多疑,搞不好什麼時候就有可能挑起戰爭,他們的好戰是從骨子裏與生俱來的天性,縱使是兵力遠勝於他們的淩霄殿,也不敢輕易與其相爭。

近日千裏眼順風耳來報,說九黎天宮兵馬調動頻繁,而且都是往下界出兵。還聽說天宮尊主居然將被囚於天柱山八百年的叛將魔轍解封而出,重新讓其執掌三十萬魔軍。最讓人不解的是,鎮守瀛洲仙山的桃木大仙居然也攪合進了這事中間。

玉帝已經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卻拿不準九黎天宮的兵馬調動究竟是不是隻是一個假象,真正的用意是在等待淩霄殿的傾巢出動?

當玉帝把這個疑問拋給文武百官時,朝堂上長久陷入鴉雀無聲,沒有人敢隨便開口回答。茲事體大,不是能夠輕易做得了決定的。

“陛下所說之事,小仙或有解惑之法。”

但是原本鴉雀無聲的仙班中突然傳出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眾仙隨聲望去,發現原來站在隊伍最末尾的一名女仙走了出來。她身著淡黑色的長裙,裙角和肩上鑲嵌著紅色的雲紋圖案,眉眼如畫,雲鬢高聳。她向玉帝和王母見禮之後,清清嗓子道。

“哦!你是何人,我似乎從未見過你?”

“小仙鏡中仙,剛剛進入仙班,現在忝陪末席。”

仙班之中立刻嘰嘰喳喳一片議論之聲傳來。什麼“原來隻是個新來的”、“一來就想強出頭,好大的口氣”、“新人就要有新人的樣子”等等之類的話紛至遝來。但是鏡中仙卻隻是淡淡一笑,並沒有在意。

“好了好了。眾卿家都安靜一點。鏡中仙,你說你有助我解惑的方法,我倒想聽聽看,是什麼?”

鏡中仙從袖中取出一麵銅鏡來道:“陛下,就是此物。”

玉帝臉上露出失望神色:“這不過隻是一麵銅鏡,有何稀奇?”

“這可不是普通的銅鏡。”鏡中仙道。“這是小仙經過五百年的修煉,集合了日月精華練成的幻夢神鏡,透過這鏡子可以看到您心中所想之事的結果。不信,您盡可以試試看。”

玉帝將信將疑地從鏡中仙手中接過銅鏡,放到眼前,鏡中立刻浮現出自己的麵容。漸漸的,銅鏡裏竟然生出一片漣漪,映在裏麵的自己的麵容突然扭曲,慢慢出現了其他的畫麵。

燃起熊熊大火的淩霄殿,裏麵竟然沒有幾個值守的天兵,一大批穿著黑色盔甲的魔族士兵從外麵湧入,想砍殺小雞一樣屠殺著仙宮裏剩下的樂師、舞姬。原本壯麗巍峨的亭台樓榭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黑壓壓的天兵天將從下界紛紛回援,但是被早已埋伏好的魔軍突然襲擊,打了個措手不及,瞬間傷亡過半,剩下的殘兵敗將拚死抵抗,但是最終被潮水般湧來的魔軍漸漸淹沒……

魔宮尊主哈哈狂笑著坐在寶座上,腳上像條狗一樣舔著魔宮尊主靴子的正是玉帝……

“陛下,陛下……你怎麼了,滿頭都是汗。”王母從一旁關切地問道。也正是她的呼喚將玉帝拉進了現實中,他擦去額頭上的汗水,看著銅鏡,裏麵又恢複了正常。

太可怕了。我不能坐以待斃。不派兵下界那是自然的,但卻不能一勞永逸,我必須要先下手為強,一旦陷入拉鋸戰,兵多將廣、補給也充裕的我軍肯定要占據上風。

玉帝將銅鏡交還給鏡中仙,朗聲道:“朕已經有了打算。托塔天王李靖!”

左首隊伍中昂藏身軀、披紫金鬥篷,眉目清朗,掌中托著一尊玲瓏寶塔的大將走了出來,半跪在階前道:“臣在!”

“朕命你帶領麾下三太子、四大天王、風雷二將以及四十萬天兵天將,偷偷行軍,屯兵於仙魔兩族邊界處,等待朕的命令,隨時準備攻擊九黎天宮!”

“臣遵命!”李靖領命起身,轉身離去。

仙班隊伍裏立刻響起一片讚歎之聲。“陛下終於要對魔族動武了”、“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啊”、“這下那幫家夥有得受了”。阿諛之詞飄飄漾起,讓坐在龍椅上的玉帝也有些無所適從起來。

殿上眾仙都忙著給玉帝歌功頌德,沒人留意到剛剛出了風頭的鏡中仙去了何處。

宋都臨安的上空,一絲清冽的風吹得張憲打了一個寒顫。他從來沒有來過這麼高的地方,從上麵望下去,林林總總的房子好像是地麵上的黑點,就是他這樣大膽的人,也不免感覺到有些頭發暈。

他刻意不去看下方,轉身對一旁的張尋說:“多謝義弟仗義相助,若真的能救出元帥,那天下蒼生就有救了!”

應龍幫張尋搭腔道:“不必如此客氣。我和張尋兄弟都是性情中人,為了天下大義,我們盡點綿薄之力又算得了什麼。”

說著他對張尋道:“賢弟,陰陽眼可以分辨出哪座天牢才是真的嗎?”

張尋搖搖頭。紙鳶隨著風下降了一點。從黝黑的夜色裏看過去,發現在臨安城中竟然有七座一模一樣的巨型建築佇立著,這便是在秦檜建議下,為了抓捕抗金誌士而特意建築的天牢,嶽飛就被關在其中。但是奇怪的是,天牢怎麼會有七座一模一樣的呢?

“這便是奇怪之處,而且更為奇怪的是,一旦到了白天,這七座天牢就好像憑空消失了般,變得無影無蹤。”

聽了張憲的講述,夙夜不禁皺眉道:“看來還真是有可能是妖魔從中作祟。否則以人類之力,怎麼可能讓偌大的建築眨眼間消失?”

“別說話……”張尋輕輕地命令他們,趴在紙鳶上仔細地注視著迷離的夜色。“這七座天牢中間,有一個正在不斷活動的妖氣流,的確如張將軍所言,此事是妖魔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