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清理宮闈(1 / 2)

德妃此時跪在了皇帝麵前,而她的旁邊跪著的確實跟她同級的良妃。兩人此時確實為了趙貴人之死在進行對峙。說實話,最近後宮凶殺案件不斷,後宮現在的氣氛非常地沉重。很多人完全都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那麼多事情,妃子們直接或間接地死去,宮女丫鬟們也是。一切都是從皇後和淑妃之間的事情開始的。

大臣們見妃子們一個個死去,也曾說過要給皇帝重新充盈後宮,不過現在誰都不敢輕易把自己的女兒帶進皇宮了。

說起這,李璿司還有點感謝自己這些年在景縣攢下的名聲:誰嫁他,誰就得死。這種傳言一出,基本上就沒有人敢再嫁給他了。大臣們為了自己的女兒的幸福,誰也不敢再送女兒進宮了。

但是妃子們之間的生死鬥爭還是沒有結束。

昨日夜裏中趙貴人顯出中毒的症狀死去了。但是昨日裏與趙貴人接觸的飲食裏都沒有毒素,那麼她到底是為什麼會中毒呢?皇帝氣急了立即召集了所有的妃子直到仵作查出,這趙貴人是死於胭脂水粉。

不過胭脂和水粉都混合在一起,而這水粉和胭脂恰恰是德妃和良妃分別送的。說起來也好辦,隻要把胭脂和水粉分開檢查一下,到底是哪個有毒就行了,但是僅僅是這樣也不能排除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李璿司便覺得這事兒難辦了,所以他找來了德妃和良妃,希望她們之中有人能夠坦誠認罪,皇帝能夠給予輕罰。

“陛下,臣妾和德妃娘娘可都是比趙貴人等級高的妃子,我們何必要去害趙貴人呢?”良妃不僅為自己辯解,順便為德妃說了好話。

這話不無道理,李璿司自己也陷入了一種迷茫的狀態,這趙妃要是能活過來告訴她是誰要她的命就好了。不過他不發愁,這事兒交給百官們去判定吧,誰叫他們要求他娶那麼多妃子呢?再者也讓他們看看自己的女兒做了什麼好事兒,後宮女人多了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大臣們倒也非常會打馬虎眼:“陛下,這起案件要是不好查,就不要查了!老臣自己認了女兒回去葬了。兩位娘娘也並非惡人,不如,您就兩個都罰,將德妃和良妃二人打入冷宮,廢掉貴妃之位,在宮為奴。”這是死去的趙貴人的父親。德妃和良妃二人的父親也就是他的同僚官職都比他高,但是他死了女兒,自然是受不了,做出這樣的要求也很正常,德妃和良妃的父親卻不認為自己的女兒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要女兒在宮為奴,還不如讓皇帝陛下把女兒休出皇宮了!

“陛下,老臣們請求您把我們女兒休離出宮。趙大人,雖然,我們女兒中的一個可能是凶手,但是也有可能都不是凶手,既然無從查起,也不能誣賴我們女兒不是?再說,你女兒的頭銜可是比我們女兒的低,從情理上講她們是沒有動機了,您也不能血口噴人啊!”德妃的父親代表說著。老神在在的樣子,語氣沉著,非常有說服力,也非常公正。

“張丞相說的有道理,朕不能做那種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走一個的那種惡人,既然,查不出凶手,那麼朕也不能隨便殺人。委屈趙愛妃,朕就將德妃和良妃趕出皇宮!”李政司臉上帶著笑容。

良妃的父親樸尚書還想說些什麼的時候被張丞相的一個眼神示意,便退了下去。

下了朝之後,這樸尚書便找到了張丞相:“丞相,剛才你幹嘛攔著我?我們女兒多委屈啊!”樸尚書簡直要哭了!

“老樸啊!我說你貪戀官職嗎?貪戀權勢嗎?”張丞相一邊走,一邊跟自己的老友解釋。

“這話怎麼說?我跟你那麼多年的同窗好友,好不容易混到這個地步,這麼些年你也應該知道,我要是貪戀那些個東西還能成為你的好友啊?”樸尚書了解自己朋友的誌向,他一直以來都是為了匡扶社稷,為了百姓們的安樂。而他亦是以好友為榜樣,一路追隨過來。新皇登基之前,他們還都是一些地方小官,還是新皇識人善於用人,這才破格提拔了他們。說實話,讓女兒進宮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皇帝陛下已經為咱們女兒留了性命,你就不要再抱怨什麼了。”張丞相將一切都看得明白。自從皇後人不在了之後,後宮就沒有安寧過。女兒回家省親的時候還說皇後娘娘所建立的後宮體製非常完善,就算人不在了,也能照樣運作,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離開而癱瘓。這就說明,皇後是一個賢明的皇後。但是所有的殺人案件又都是在皇後走了之後發生的。那應該就是皇帝陛下在縱容這些事情的發生。或者他還會從中推波助瀾。

“皇帝陛下要肅清後宮,咱們還是乖乖地靜觀其變吧!要是不聰明點,說不定下場會有多慘呢!再說,女兒回家裏來有什麼可虧的?現在皇帝陛下剛剛建立了女科,咱們不是可以讓女兒去考考弄個女官來做做?那不是比做後妃更加榮耀?”張丞相看得開,憑借女兒的能力,做個官可是非常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