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守財變得越來越窮,而成功者理財卻變得越來越富有,造成如此懸殊差別的是兩者在經濟思維方麵存在的差異。“經濟思維”一詞最早來源於美國,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其經濟理念,以確保自身的財富能得到合理增長。時過境遷,它被越來越多地用來區別失敗者與成功者。
現實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類人:總是拚命地攢錢,而不懂得“錢生錢”的道理,在他們看來,隻有拚命地攢錢才能致富。其實這種想法存在很大的誤區,因為但凡財富驚人的成功者沒有一個人是通過攢錢致富的,他們慣用的做法是科學理財。曾經蟬聯世界首富稱號三年之久的比爾·蓋茨曾說過:“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區別是會不會理財。隻有懂得理財,才是成功者應該具備的特質。”
的確如比爾·蓋茨所說的那樣,運用經濟思維,科學合理地理財,是成功者應有的特質,同時也是窮人所應借鑒的致富“聖經”。
1·你不會理財,財就不會理你
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曾經說過:“造成市場萎縮的深層原因在於,財富流失的恐懼阻斷了資源交換的腳步。”實際上,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即在資本交易受阻的情況下,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失敗者守財越來越窮,成功者賺錢越來越富。
實際上,不光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連同資本流動性極強的旺季,也會出現貧富差距不斷被拉大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每一個人不斷地保持攻擊性,持續不斷地發出主動性進攻,在危機之中占據主動地位。酷愛體育運動的西班牙經濟學家薩拉·伊·馬丁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比喻:“財富積累的法則和足球的一致性在於,防守可以保本,而進攻可以換來勝利。”也就是說,在財富積累方麵,越是主動的人,越能夠在“圈地運動”中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
底格裏斯河畔住著一位叫作摩西的老人和他的三個兒子,當摩西感到自己漸漸老了的時候,他開始考慮為三個兒子劃分家業了。為了考驗兒子們的個人能力,摩西給了他們每人一袋麥種,對他們說:“我現在要出一趟遠門,一年之後咱們才能再見。現在我把家裏所有的糧食都交給你們了,你們一定要努力看好這些糧食,不要讓野狗偷吃,也不要給強盜搶了去。”
說完這句話,摩西就離開了家鄉,乘船往東去了。三個兒子開始考慮如何保護父親留下來的三袋糧食。老大從鄰居家裏借來了一把鋤頭,在自己住的房子裏麵掘了一個深深的大坑,將糧食埋了進去。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專門搬來了一口壇子,將挖掘過的地方死死壓住。
相對於老大過於小心的行事作風,老二的腦筋就要靈活多了,他心想,有整整一年的時間,倒不如將這些麥種拿去耕種。經過一番思量之後,老二選好了一塊土地,將所有的種子都播種了下去。
三兄弟當中最聰明的小兒子和兩個哥哥的想法不一樣,他也將種子播撒進了泥土裏,不過在此之前,他先去請教了村子裏的長老,詢問了他們的意見。到了秋天的時候,小兒子將多餘的糧食運到了集市上,賣了一個好價錢。
在這一段時間裏,小兒子受盡了大哥的嘲笑,但是他沒有動搖,隻是堅定地把持住自己的信心,沒有受到外界的幹擾,咬咬牙堅持了下去。
冬雪剛剛解凍,摩西就回家了,他檢查了幾個孩子的成績:老大埋進地裏的種子隻剩下了半口袋——一窩快樂的地鼠發現了這一筆從天而降的財富,然後在袋子上麵咬了一個洞,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老二交出了一袋糧食,他沒有什麼耕種經驗,選擇的土地離河岸太近,雨季到來之後,泛濫的河水衝走了他三分之二的土地,老二忙活了一年,隻是勉強保住了本錢。
最後就是小兒子了,他不但交出了滿滿一口袋的麥子,還賺到了10枚銀幣。摩西一看,心中十分歡喜,最後決定將自己所有的財產平均分成了10份,大兒子得到其中2份,二兒子得到3份,剩下的5份全部給了小兒子。
對於父親的做法,老大很不解,他認為自己是家中長子,理應得到更多的財產,老二也對這種分配方式感到不解。摩西對他們解釋道:“我分發財產的依據就是,誰能將自己手裏的財富變得更多,我交給他的財富份額也就更大。你們三兄弟當中,隻有老三做得最好,所以我分給他的家產也就更多。”
幾年以後,摩西去世了,幾個兒子果然像他所預料的那樣,老大隻會整天守在家裏,賺到錢之後找個瓦罐統統藏起來;老二雖然不停地投資,但經常賠得一塌糊塗,收成好壞全得看老天爺的臉色;隻有老三辦事很有條理,不論年景,旱澇保收。因為有父親臨終之前的遺訓,所以老三擔負起了照看兩個哥哥的責任,這才使得摩西的兩個大兒子最終不至於流落街頭。
摩西家的三個兒子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財富價值取向,其中老大屬於消極的保守派,他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拒絕一切有可能致使財富流失的行動;老二屬於盲動派,他向往變化,卻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方向,其結果到頭來和保守派殊途同歸;老三的做法符合市場運轉的一般規律,他先做市場調研,然後再根據市場需求對症下藥,最後順利地擴大了自己的財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