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形成經濟,爭奪眼球形成競爭,這已是世界不爭的理論和事實。早在1996年英特爾的前總裁葛魯夫就提出:爭奪眼球的競爭。他認為:整個世界將會展開爭奪眼球的戰役,誰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誰就能成為下世紀的主宰。
注意力具有它特有的幾個特點:(1)它隻針對一種事物,無法讓其他事物共享和複製;(2)它不是每個事物所具備的,因此是有限、稀缺的;(3)它有易從眾的特點,受眾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影響;(4)注意力是可以傳遞的,比如用名人做廣告,就是把受眾的注意力由名人轉到他們所做的廣告物——產品;(5)注意力不會直接創造經濟價值,它所創造的價值是間接體現的。
在把注意力轉化為經濟價值的過程中,媒體起了創造注意力的作用,同時又通過注意力價值獲取了利潤,所以傳媒經濟就是以注意力為基礎的經濟。但在當今這個信息過剩的社會,把別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往往能產生商業價值,獲得經濟利益,因此在經濟上,注意力通常又會成為一種經濟資源。
進一步說,注意力經濟是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或消費者的注意力,通過培養潛在的消費群體,以期獲得最大的未來商業利益的經濟模式。在這種新的經濟狀態中,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貨幣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眾的關注程度,隻有大眾對某種產品注意了,他們才可能去購買該產品。而要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視覺上的爭奪,因此,注意力經濟也被稱為是“眼球經濟”。
當今時代是一個崇尚創新的時代,是一個崇拜力量和敬仰造勢的時代,任何和龐大有力、引人注目等有關聯的事物本身就是成功的一種標誌。因此,能有效利用這種“注意力經濟”來吸引他人,才能讓自己快速地壯大起來。
尤其對於女性來說,充分利用“注意力經濟”更加重要,女性在長期由男性主導的職場環境中,要分半壁江山,不妨從了解男性的職場遊戲規則開始,試著像男性那樣思考和行事。
就比如說利用“注意力經濟”的觀點,主動出擊贏得注意力,男性慣於主導職場環境,一有機會便很自然地推薦自己,爭取表現的機會,扮演火車頭的角色。
相較之下,女性比較習慣默默耕耘,等待主管的賞識。所以,女性朋友們不要孤芳自賞,整天努力工作,然後待在辦公室內,以為老板一定知道自己為公司鞠躬盡瘁。老板是不會注意的,除非你主動出擊。你可以主動定期向老板報告團隊的最新工作績效,反映自己優秀的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