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麵臨著巨大的壓力,更加沉重的工作量、更長的工作時間,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員工親自來處理。不可避免的,這些持續的壓力對每一個組織和個人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員工心理援助是一項為工作中的個人和組織提供的谘詢服務項目。它幫助識別員工所關心的問題,並且給予解答。這些問題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表現,同時影響到整個組織機構的業績目標的實現。管理者必須了解員工的為人及其家庭,還有他們的困難和希望,尊重和讚賞他們,表現出對他們的關心,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上級的尊重和肯定會讓員工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得到了肯定。
員工心理援助項目有著自己的一整套機製:除了能夠提供心理谘詢之外,它還通過認可的標準,在係統、統一的基礎上,給予員工幫助、建議和信息等其他幫助。員工心理援助項目同樣也是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工作,它能給組織帶來一定的收益。
韋爾奇說:“我的工作是為最優秀的職員提供最廣闊的機會,同時最合理地分配資金,這就是全部。傳達思想,分配資源,然後讓開道路。”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地方去做事,同時獲得合適的空間和資源,這樣,員工的潛能自然就會迸發出來。
工作對人而言,已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謀生手段;工作也不再與個人生活相分離,所有人員都一樣,工作不快樂,生活也不會很幸福。現在,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價值之一,是調動員工的積極主動性。而人力資源經理所麵對的員工群體越來越複雜,他們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年齡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他們擁有多元化的價值觀。可以想象,如果人力資源經理不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對象——員工,不了解他們期望從工作中獲取什麼,那工作的成效將是大打折扣的。
管理者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和做法,利用每一個雖小卻有效的機會同員工交流互動。你可能會對員工在組織程序、部門間工作流動、公司文化等問題上的深刻見解感到意外。對於管理者來說,同員工的交流有兩個重要的好處:一是能夠認識到哪些員工是最出色的員工,二是能夠給員工他們所需要的關注。
自尊心人皆有之。因此,身為管理者必須時刻注意,不能傷害下屬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更需注意。現實中,常有這樣的現象:一些單位的一些員工由於工作能力較差,經常做不好事情,不時地給領導添麻煩,於是到哪哪不要,有的管理者便當眾說:“他要是能調走,我磕頭都來不及!”此類話是非常傷人自尊心的,也是管理者的禁忌。
事實上,即使是被大多數人認為“無用”的人,往往也有他自己的長處,在某些方麵他或許比別人差一點,但在其他方麵也許潛藏著他人所不及的特長,例如,也許他比別人頭腦反應慢,顯得笨拙,也許因此就比別人更勤奮努力。所以身為管理者,切不可對其抱有嫌惡的態度,而應盡量維護他的自尊,進而激發其積極向上的勇氣。
有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凡是自尊心強的人,榮譽感和成就感也強,無論在何種崗位上,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決不願落於人後。所以,作為一名明智的管理者,不僅要注意保護下屬的自尊心,而且要因勢利導,采取正確的方法,將其引上積極向上的軌道,不要因為一點點工作上的失誤就當眾批評他,即使你非常不喜歡他。在此,須牢記一句話——維護別人的自尊,就等於維護了自己的自尊。
員工靠企業生存,企業靠員工發展。得到員工認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你堅持不懈地提高你的修養。當企業對員工以誠相待、以心貼心,員工勢必回報以忠誠。反之,若員工沒有主人翁意識,積極性得不到發揮,企業的效益就可想而知了。企業本著善心、愛心、進取心去經營企業,以積極的心態、平等的態度、關愛的語言與員工交流,員工才會辛苦工作,才願與上級、平級、下級達成良好的合作關係,從而形成有效、卓越的工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