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韋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2 / 2)

魏王知道龐恭的忠誠,當時覺得他多事,自己那麼相信龐恭,怎麼會相信別人的胡說八道呢。可事實並不是魏王想的那樣,龐恭走後,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麵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了,聽信了這些讒言。當龐恭從邯鄲回魏國後,魏王再也不願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妖言惑眾,流言飛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雲亦雲,被假象所蒙蔽。

自己堅信的事情就要一直堅定地走下去,他人的意見不要全麵否定或者全麵接受,否則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信息,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要好好分析調查別人的話究竟有沒有道理,究竟對不對,然後再作決定要不要改變自己的計劃。

1992年,一位剛拿到律師資格證的湖北大學生在北京進修。他聽說司法部正在舉辦中國首期證券資格律師培訓班,就想去,可是同學和老師都告訴他不行,他的資曆還不夠。於是他直接找到主管培訓班的處長,得到的回答是一樣的:“參加培訓的都是資深律師,每個省隻有一兩個名額。你沒有審批手續,不可能參加這期培訓班!”大學生早就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但是他不想放棄,不想被這樣的政策影響,於是問道:“我想交錢旁聽,可以嗎?”處長還是表示絕不可能。

大學生自己去打聽到了培訓班的舉辦地址,第二天轉乘了3輛公交車,早早出現在培訓樓門口。因為沒有聽課證,門衛不讓他進去。快8點時,他發現工作人員在搬培訓資料,就趁門衛不注意,連忙趕上去幫忙。大家以為他是學員,沒在意,那位處長一眼認出了他:“要不我讓你去聽課,但即使考試通過了,你沒有報批手續,也得不到資格證,那時你別再來找我!”

3個月的培訓,他很刻苦,考試得了全班第三名,而前50名可以拿到資格證。

拿到成績單後,他硬著頭皮找到那位處長,處長不禁苦笑:“你呀!怎麼考了第三名呢!叫我幫你不是,不幫你也不是!”大學生說:“那你就幫我吧!”

處長終於感動了,向部領導詳細彙報了情況,大學生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資格證。10年之後,那個大學生連續兩屆當選為“湖北省十佳律師”,又當選為“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

可以看出來,不管是別人惡意的中傷還是好意的勸誡,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可能都是一種阻礙,一不小心就把我們的生活導向了別的方向。

當下次再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管是誰,也不管有多少人覺得不妥要勸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堅定信心對他說謝謝,並且做好實際的調查,堅定自己正確的信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