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傅列雷:提高主管工作效率的十種方法(1 / 1)

管理的目的就是科學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美國聖迭戈州立大學資訊決策教授傅列雷的研究發現,70%的主管表示,職位愈高,必須處理的文件也愈多。有效率的主管通常也最擅長鏟除堆積如山的文件。以下是傅列雷教授關於幫助主管提高工作效率的十種方法:

1.先找出文件的來源

有些部屬以為,主管是按照他們呈遞文件報告多寡來判斷他們的工作表現。聰明的主管應當明確地告訴部屬,即使沒有冗長的書麵報告,你也知道他們有沒有把工作做好。

2.以談話代替書麵報告

采用口頭報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件流量增加。

主管應當自己作判斷,能用一通電話解決的問題,就不必發備忘錄、開會或散發公文。

3.必要時,書麵報告愈短愈好

美國某家大企業的副總裁指出,他們對簡短有力的提議印象特別深刻。如果建議案過長,他們可能連看都不看。

4.避免寫寫改改的習慣

應該先以大綱代替草稿。跟所有相關的同事討論大綱,再把必要的細節填進去,這樣比寫完草稿再來修正省事多了。

5.表格有時比公文恰當

表格可以幫助你節省時間。為了免於每次都寫相同的東西,可以事先統一設計簡介、謝函等等。

6.備忘錄不一定要滿天飛

發備忘錄時,仔細想想哪些人真正需要這份文件,再將公文發給他們。需要通知全體員工的消息,應當盡量使用布告欄。

7.授權讓部屬先幫你處理部分文件

告訴部屬哪些文件重要,哪些文件可以直接處理,隻要指示清楚,又能放心授權,主管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8.避免拖公文

趕快批閱不同性質的文件,分別放在不同的架子上。速辦的文件應當與其他不急的文件分開。重要文件則必須馬上采取行動。

9.在文件上注明銷毀期限

應當指示秘書所有存檔的文件何時失效,可以銷毀以節省空間。相同的情形也適用於電腦檔案。檔案資料愈少,愈能節省尋找資料的時間和成本。

10.分清事情的優先次序

一位工作表現特優的人,會不會因為忽略文件的處理而開除?請看這樣一個實例:皇家殼牌石油馬來西亞分公司的一位主管,有一次突然氣衝衝地跑進董事會,將一大疊公文攤在會議桌上,理直氣壯地叫道:

“你們到底要我去填公文還是去勘探石油?”這個人後來變成分公司的負責人。

要點:

專家們建議一種名叫MADE的方式,可以協助你撰寫一份簡短有力的報告。M(Message):寫清楚你的訊息,對方究竟應當知道些什麼?A(Action):你到底打算采取什麼行動?D(De-tails):細節部分,包括哪些人、什麼事、時間、原因、方法、地點等等。不見得要把所有細節都列進去,隻需詳列必要的消息。E(Evidence):若有任何附件有助於對方了解問題、采取行動,就應當特別提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