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界巨子李?艾柯卡指出,決策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許多決策總是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動過程中完成的。當領導者剛勁有力時,決策總是出自管理一方,而當被領導者素質較高時,則出自集體的可能性大。為此,企業領導人就應從如下七種決策模式中尋找出最佳方式:
1.經理作出並公布決策
這裏的“經理”是指領導者。上級領導者決定問題,不給他的下級人員直接參與決策的機會,可能采取暗示或強製的手段。
2.經理向下級人員“推銷”決策
“推銷”即兜售、宣傳的意思。領導者作出決策,但不是簡單地宣布這個決策,而要做必要的解釋、說明。
3.經理提出計劃,並允許下級提問題
領導者向下級人員提出他的設想、意圖,並允許提問題,這可使經理和他的下屬深入探討所決策的問題。
4.經理提出可以修改的暫定計劃
領導者提出一個設想或半成品的東西,通過征求意見,最後對問題仍有決策權。
5.經理提出問題,征求意見作出決策
前麵幾種模式中,領導者先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這種模式,沒有先提方案,隻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讓下級人員提建議,他再從大家提出的各種意見、方案中選擇一個他認為最好的方案。
6.經理確定範圍,讓集體作出決策
在讓大家決定之前,領導者把要解決的問題交代清楚,提出要求,規定範圍。
7.經理允許下屬在上級規定的目標下行使職權
這種模式,團體有很大自由,它適於研究單位,如一個課題的研究方案,一般由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共同討論、決定。
要點:
上述幾種領導模式,不能抽象地、絕對地說哪一種好或哪一種差。成功的經理應在具體的決策過程中考慮經理方麵的因素(如經理的閱曆、知識、經驗、個性、經理的價值觀念體係),職工方麵的因素(如職工的知識、能力、水平、個性、他們對任務的了解程度是否有興趣),組織和任務的因素(如組織的類型、規模,團體的素質,任務的性質、特點)等。另外,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問題越需要迅速解決,領導者越是傾向於個人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