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丹尼?W?辛克萊認為,決策能力是統帥人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對一個企業或公司來說,無論其大小,統帥人物決策能力的強弱都直接關係到該企業的成敗得失。企業家們在經營決策上的任何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具備良好的決策能力是對企業家必須的要求,而搞好企業的經營決策,更是企業家責無旁貸的事情。
那些經常能正確作出決策的企業家們,通常都會表現出以下九個方麵的素質:
1.敏銳的洞察力
對於商務經營方麵的事務,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和獨具的慧眼,往往能從平凡的現象中捕捉到不平凡的商機,憑著一種直覺就能感悟到事物的本質。
2.創新思維
新的決策,必然要求以創新思維來作保證。傳統思維和習慣思維是決策的大敵,創新思維則能保持一股新鮮的活力,推動企業不斷邁出新的步伐,不斷邁向新的成功。
3.善於傾聽和吸收
企業家要不受正反意見的幹擾,也不要因不同方式的表達而受到影響,而應隨時都能抓住問題的要害和實質,從他人的意見中找出有利或有助於自己決策的東西,以豐富和加強決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4.權衡利弊關係
凡事皆有利有弊,其差別隻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經營之事更是一有風險,二有困難。任何決策都需要權衡利弊關係。決策時首要的是搞清盈虧之間的預測,到底是盈還是虧,隻有這個問題心中有數了,決策者才能作出最後決定。
5.辨清假象
生活中有許多的假象掩蓋住了事物的本質。生意場上更是充滿各種假象、幻象,甚至不排除個別競爭對手故意布下的陷阱。身為企業的決策者,務必心明眼亮識破假象。
6.排除混沌抓要害
任何事物都具備多重屬性,複雜事務尤其如此。
經營決策本身就是麵對多方的複雜情形來進行分析、判斷,而這種混沌一片的現象,既是對決策者忍耐力的一種特殊考驗,也是對其能否具有穿透迷霧的決策能力的檢驗。
7.基本的決策框架
需要決策的事務,往往如一團亂麻,紛紜複雜,從何入手,頗費周章。這就需要決策者亂中有序,能分清其中的輕重緩急,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決策框架。
8.決策的執行
決策一經作出,不管之前有多少人反對,成功的決策者應有能力將所有的屬員團結在一起,拋棄各自的個人意見,共同為決策的實現竭盡全力。因為再好的決策都必須通過人來執行,而獲得屬員的支持,則是決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9.決策的靈活性
決策的靈活性和決策的堅定性是絲毫不相悖離的。靈活性和堅定性作為決策的一種原則,體現的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一方麵,作決策要堅決果斷,切忌拖泥帶水;另一方麵,如若在決策之後的執行過程中確實出現了決策之時未曾考慮到或即使考慮到但估計不足的重大問題,且極有可能造成決策的失敗,此時決策者要有敢於承認錯誤的勇氣,采取靈活的原則,放棄當初的決策,改變過去的決定。
要點:
企業家們的決策不是針對經營中的所有事務的,事無巨細一把抓的經營者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決策人。他們決策的特點,乃是著眼於企業或公司的全局、長遠、關鍵的重大問題,是一種戰略性的決策。凡是那些表麵上看起來一步一個腳印,辦事井井有條,頗善精心規劃的人,往往都是些謹小慎微的事務主義者,也是最糟糕的決策者。這種人在需要果斷決策的當口,總感到這裏不清楚,那裏還未弄明白,信息情報也不足,以致無法作出決策。相反,高明的決策者卻不會受到細枝末節的迷惑,也不會因無關緊要的混沌不明的情況而遲疑,更不會事無巨細地用白紙黑字去搞一個詳而又詳的計劃,而是去抓決策事務的要害,解決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