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致富之路的第二步)
信念是大腦的首席化學家。信念與思想的震波結合時,潛意識思維會立即探測出這種震動,將其轉化為精神對等物;如果你許願或祈禱,它還能將這種震動轉化為無窮的智慧。
在所有主要的積極情緒中,信念、愛和性是三種力量最強大的情感。三者融為一體時,能以一種立即到達潛意識的特殊方式影響思想震動的“色彩”,並在潛意識思維中使自己變成精神對等物,而這種對等物也是誘使“無窮智慧”做出回應的唯一方式。
愛與信念是心靈層麵的,與人的精神有關。而性則有生物層麵的東西,與肉體有關。這三種情感融合或混合之後,能有效地在人的有限思維與宇宙的“無窮智慧”之間打開一條直達通道。
如何培養信念
信念是一種精神狀態,通過自我暗示原理,我們能憑借對潛意識思維的反複確證或重複指令,來激發或樹立信念。舉個例子。不妨想想你讀這本書目的何在。不用說,目的在於得到一種能力,將欲望產生的無形思想衝動轉變成與其對等的有形物質——金錢。正如第三章“自我暗示”和第11章“潛意識思維”中概括的那樣,你如果按照“自我暗示”和“潛意識思維”兩章要求的去做,就能使潛意識思維深信你能心想事成;反過來,潛意識思維又會以“信念”的反饋方式,告訴你它會按照這一意見采取行動。之後,它便會製定明確的計劃,實現你想要獲得的東西。
一個尚未擁有信念的人怎樣樹立信念呢?這很難描述,幾乎難得像給一個從未見過任何顏色的盲人描繪紅色一樣。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參照物和你描述的顏色進行對比。信念是一種精神狀態,你也許掌握13條原則之後隨時都能樹立它,因為這種精神狀態是通過運用這些原則自發形成的。
向潛意識思維反複確證某些指令,這是目前所知的自發形成信念的唯一方式。也許通過對以下有關犯罪分子犯罪動因的解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信念的含義。一位著名刑事專家曾說:“人們在第一次接觸罪惡行為時會深惡痛絕。如果他們與犯罪分子持續接觸一段時間,就會變得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接觸的時間再長一些,他們終會接受它,並受到它的影響。”這等於說,反複向潛意識思維傳遞的任何思想衝動,最終都會被潛意識思維接受並貫徹執行。潛意識思維能通過現有的最實用手段,將這種衝動轉變成與其對等的客觀物質。一切帶有情感色彩並與信念相結合的思想衝動,都會立即著手將自己轉化成與其對等或對應的客觀現實。
思想中的情感或“感性”部分,是賦予思想以活力、生命力和行動力的重要因素。與信念、愛和性這三種情感獨立起作用相比,三者在和某種思想衝動融合時,會產生更強大的行動威力。不僅是與信念相結合的思想衝動,甚至包括那些與任何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相結合的思想衝動,都能到達並影響潛意識思維。
從這段話中你將懂得:潛意識思維能將自身轉化成客觀對等物,哪怕思想衝動從本質上看具有消極特征或破壞性,它也能像轉化本質上具有積極性或建設性的思想衝動一樣,輕而易舉地讓其變成現實。這也是它能解釋成千上萬的人成為“可憐蟲”或“倒黴蛋”這一現象的原因。
許多人堅信自己“注定”會貧窮和失敗,因為他們相信世上存在某種無法控製的奇特力量。他們的“不幸”是自己創造的,因為他們的潛意識思維捕捉到了這種消極信念,並將其轉化為客觀對等物。
我有必要再次提醒的是,如果向潛意識思維傳遞“我希望對物質或金錢的期待能轉化成客觀對等物”這種欲望,那麼你很可能會從中受益,因為當你處在滿懷期望或信心的精神狀態時,這種轉化便能真的發生。信心或信念是決定潛意識思維行動的重要因素。如果你通過自我暗示給潛意識思維傳遞指令,那麼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你“欺騙”潛意識思維。我恰恰就是這樣對兒子的潛意識思維進行欺騙的。當你召喚潛意識思維時,如果想使這種“欺騙”行為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不妨表現得像你已經擁有急切渴望的真實事物一樣。
潛意識思維能盡量通過最直接、最可行的手段,將任何指令變成客觀對等物;隻要傳遞指令的環境有利於指令貫徹執行即可。
不言而喻,我們這裏說了很多,目的都是為了向你提供一個起點。通過實驗和練習,你能從這個起點出發,獲得將信念與某種傳達給潛意識思維的指令相結合的能力。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僅僅讀一讀這些內容還遠遠不夠。
如果人可能由於接觸罪犯而成為罪犯(這是一個盡人皆知的事實),那麼同樣可以認為,人可以通過主動向潛意識思維暗示“我有信念”來樹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