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三、經營要核算 莫吃大鍋飯經營勤核算 不虧隻會賺
核算是管理經濟的基本原則。無論是資本主義企業或是社會主義企業,同樣都要實行經濟核算。因為.經濟核算首先是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企業規模越大,企業內部分工協作關係越複雜,對經濟核算的要求就越迫切。“大鍋飯”是與經濟核算不相容的,它的特點是“沒錢向上要,損耗向上報,獎金不能少,賠賺不知道。”這樣下去,隻能使企業變虧,國家變窮,職工變懶,管理變散,根本談不上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勤核算,即加強經濟核算。經濟核算,是管理企業的重要方法。它是利用價值貨幣的形式,通過記帳、算帳、統計、核算,對企業經濟活動過程,及其勞動消耗和成果,進行反映和監督,並以自己的收入抵補支出,取得盈利。加強經濟核算,有利於加強企業管理的計劃性,合理分配和使用企業的人力和物資技術資金;有利於發現企業經營的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降低費用開支;有利於建立健全經營責任製,正確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把企業的經營成果與職工物質利益聯係起來,從物質利益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總之,有利於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所以說“不汙隻會賺。”
三百四十四、使帳要忍 還帳要狠還本不為騙 還利不為欠
這裏說的“使帳”“還帳”,即因借貸或拖欠貨款等原因所造成的債務問題。在經營中,因購銷或其它業務往來,發生債權債務問題是很難避免的,但也有因違犯合同,不守信用等原因而造成的不正常的債權債務問題。這是民間在處理借貸糾紛中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既然本錢已經歸還了,就不能再算成是欺騙,然已經付給了利息,就不能再作為大帳對付。當然,這隻是一種推理,一種無根據的看法。至於在雙方糾紛中是否屬於“騙”或“欠”的問題,要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特別是雙方先簽定的合同內容去判斷,而且應該由法律部分去判斷、去定性。
三百四十五、生意好不好 不在本大小賺錢往前算 虧本往後算
如果從生意賺不賺錢,顧客流量大小,取利輕重等方麵來說,大本生意並不一定都比小本生意好,小本生意也並不一定比大本生意差。原因是大生意雖然比小生意購銷量大,賺錢額度大,但如果生意做不好時,照樣門庭冷落,生意蕭條,而且本越大,賠得越多。本小的生意,如果做得好,照樣顧客滿堂,生意興隆,而且錢也不少賺。有些小本買賣,盡管賺錢數額不大,但因生意興隆,日久天長,都發了大財。當然,如果就賺錢多少來說,一般情況下本錢大小是有關係的。因為本錢大,便可做大生意;本錢小,隻能做小買賣。小買賣購銷量有限,賺錢肯定不及大本生意多。大本生意貨源充足,商品豐富,而且必然門麵寬敞,設備齊全,容易招引顧客。這都是做好生意的有利條件,所以本錢大小對生意好不好,是有一定影響的。這也是不可否認的。“賺錢往前算,虧本往後算”反映了人們求賺忌虧的心理狀態。賺錢時總想著要多賺,算得越多越好;賠錢時總希望不要再賠,賠得越少越好。當然,無論賺與虧,都應麵對現實,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多少算多少。賺的時候要想到可能出現虧,要積極做好防虧的工作;虧的時候要看到可能還會賺,要奮發圖強,做好工作,力爭改變虧本局麵。
三百四十六、無本難求利 無德難開店
常言道:“利從本生”,本,就是本錢、資金,商業的利潤來自購銷差價。無本購貨就無貨門銷,當然就沒有進銷差價,也就沒有利潤可言。所以,要從事購銷活動,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資金。經商不能沒有資金。資金是商品的貨幣表現,一定數量的資金代表著一定數量的商品。商業本身並不生產商品,而是要用貨幣從生產部門去買,然後再賣出去又換回貨幣,如此不斷循環才能成為商業。一個商店擺著成千上萬的商品,也就是成千上萬的資金,如果沒有資金,哪來的商品可賣。所以,資金對於經商來說如同種田離不開土地一樣。土地越多,打糧的機會也就越多。同樣的,資金越多,做買賣的機會也就越多。百萬資金可以開大商店,做大生意;小本經營隻能開小鋪子,做小買賣。當然,經商不能光靠資金多。資金多如果經營不善,貨堆如山,賣不出去,占壓資金,增大費用,不但難盈利,甚至還會虧本;資金雖少,如果善於經營,也可以用少量資金做更多的買賣,獲得較多的利潤。“無德難開店”,指的是經營要講求信譽,遵守商業道德,這樣才能取信於人,招徠顧客,把經營搞上去,使商店生意興隆。不講信譽,不遵守商業道德的人,即便開店經營,也是不會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