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服務篇(2)(1 / 3)

顧客踏進商店門,營業員就要從多方觀察、揣摩顧客的心理活動,有針對性地做好接待服務工作。“進門三相”,即:一相顧客進店的舉止,判斷他是來買東西的還是隨便走走看看的。一般來講,走得比較急促直奔貨櫃而來的多半是已拿定主意要買某種商品的,對這些顧客要熱情招呼,迅速接待,如果腳步跨跳,邊走邊看,多半是沒有打算買東西,或者是還未找到他要買的東西,對這些顧客則不宜過早招呼詢問,隨客自便比較好些。二相顧客的衣著、年齡、言談,判斷他是幹什麼的,是哪裏人。因為顧客職業籍貫不同往往對商品的要求愛好不完全一樣。有經驗的營業員,可以對不同顧客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拿取不同的商品,並因人製宜地介紹商品,當好參謀。三相顧客的表情和說話口氣,判斷顧客購貨時的心理活動。如對商品的顧慮,買或不買的矛盾心理等,要善於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介紹,幫助解決問題,促進生意成交。

同時,眼神是觀察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窗口。顧客進入商店,各有各的心思,但也同時反映出了各人不同的眼神。有人東張西望,他是在尋尋覓覓;有人邊走邊看,他沒有什麼購買目的;有人死盯一處,他是在深思熟慮;有人左顧右盼,那是拿不定主意。有經驗的售貨員,從顧客的不同眼神中,完全可以判斷出顧客的心理活動,知道他在想什麼和想說什麼。這樣,不等顧客開口,便會拿出顧客所需要的商品,或者回答出顧客想問尚未開口問的事。“三相”和觀察顧客的眼神對做買賣都很重要,它能促進營業員更好地為顧客服務,有利於提高服務質量和交易效率。站櫃三年懂得麻衣相勿相問,察言觀色便可知。

相麵是我國古代傳下來的一種迷信色彩的看相術,它根據人們的外貌、體態、骨骼、皮紋來觀察分析人的個性、心理等活動,它雖用的也是察言觀色的方法,但目的是用來騙人的。“麻衣相”是一種迷信騙人的相麵術,但這裏應作為心理學講,意思是說在櫃台賣貨時間長了,就懂得了一些心理學。營業服務人員整天和顧客打交道,隻有懂得顧客的心理狀態,掌握顧客的心理活動規律,才能做好買賣。顧客的組成是非常複雜的,職業、地域、年齡、愛好等等都會不相同,但營業服務員經過長期接待後,可以逐步摸出顧客帶有共性的要求來,也就是顧客的共同心理特點。如要求商品物美價廉、花色多樣。購買方便、服務周到等;還能揣摩出不同顧客的各種不同要求,也就是顧客在心理上的差異,如城鄉顧客之間,各種不同職業之間,以及性別、年齡、籍貫、民族之間的差異等。察言觀色並非相麵。察言觀色也不是低三下四地看人臉色行事,或者“別其好惡,以貌取人”。這都是舊社會的事,今天已很少見了。我們現在講察言觀色,就是要從觀察顧客的言語、表情中來判斷出顧客的心理活動,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接待、宣傳和誘導工作,以便促使生意成交。要做好察言觀色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營業員必須在熱愛商業工作的前提下,經過長期實踐,才能逐步掌握這一接待藝術。經驗豐富的營業服務員,當顧客一走進店門,就能夠八九不離十地觀察判斷出顧客的來意、職業以及對商品的愛好和要求。所以說懂得“麻衣相”就是這個道理。

二百二十三、若要生意精 察言觀色會變通不懂顧客脾氣 枉費經營精力

常言說“百人百惟”。大凡顧客都有他的性格、脾氣,營業員隻有掌握顧客的性格、脾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接待並因勢利導,促使生意順利成交。那麼,營業員怎樣才能掌握每個顧客的性格脾氣呢?性格,是一個人較穩定的習性和行為,是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如有人果斷,有人剛強,有人懦弱等。不同性格的人在購物時的表現也是各不相同。氣質,指人的心理素質。據研究,屬膽汁質的人,在購買商品時往往表現得情緒激烈,暴躁傲氣,對商品質量和服務態度要求很高;多血汁的人,活潑敏感,動作迅速,對商品問得細,意見容易改變;粘液質的人沉著持重,沉默寡言,喜歡獨立挑選;抑鬱質的人,情感變化緩慢,購買時千思萬慮,挑選商品一絲不苟。其實,顧客雖然各有各的性格脾氣,但在購貨上卻有著共同的心理特點,如要求商品質優價廉,花色品種多樣,購買方便,服務周到等。而且同一類型的顧客,往往有著同一的表現,如男的一般挑得少,女的挑得多,老太太挑得慢,小姑娘挑得細;從職業看工人講實用,農民講實惠,知識分子講究素雅,機關幹部講經濟大方;本地顧客要求高,挑得多,講究質量、式樣、價格,外地顧客詢問多、主意少,重商標,包裝要美觀、攜帶要方便,快買快去等。售貨員掌握了這些規律,然後可通過觀察、分析、判斷出每個顧客屬於何種類型,然後可依據其所屬類型的共同心理特點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接待。

二百二十四、欲知心中事 先聽口中言褒貶是買主 喝彩是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