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做人必須堅守原則:原則是底線,無方不成圓(1)(1 / 3)

原則是心中的一杆稱,要堅守,不要改變。

靈活做人之道並非十全十美,最容易犯得一個錯誤就是失去原則。靈活之中要有個度,並非事事都可活,關於原則的問題,就一定不能“靈活”。

1.不要盲從他人,堅持自己的原則

盲從不是靈活,靈活是發自內心的自我主創,而不是盲目的隨從別人。

一個民間笑話:一場多邊國際貿易洽談會正在一艘遊船上進行,突然發生了意外事故,遊船開始下沉。船長命令大副緊急安排各國談判代表穿上救生衣離船,可是大副的勸說失敗。船長隻得親自出馬,他很快就讓各國的商人都棄船而去。大副驚詫不已。船長解釋說:“勸說其實很簡單。我告訴英國人說,跳水是有益健康的運動;告訴意大利人說,不那樣做是被禁止的;告訴德國人說,那是命令;告訴法國人說,那樣做很時髦;告訴俄羅斯人說,那是革命;告訴美國人說,我已經給他上了保險;告訴中國人說,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這則笑話令我們捧腹之餘,不難引發有關各國文化差異的思索,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雖然靈活,但是比較喜歡盲從他人,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或根本就沒有原則。這個笑話可能有些誇張,但中國人喜歡盲從的特點在現代生活中也不乏實例。

前幾年流行事物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人們對於山地自行車的青睞,該車型適宜爬坡和崎嶇不平的路麵,對於平坦的都市馬路毫無用處。山地車骨架異常堅實沉重,車把僵硬別扭之至,轉向笨拙遲緩,根本無法對都市複雜的交通做出靈巧的應變;一天折騰下來,腰酸背痛;加上尖銳刺耳的刹車聲,真正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放著好端端的輕便車或跑車不騎,卻要弄上一輛如此的蠢拙之物,好像一個人丟下良馬,偏要騎那笨牛一樣。時髦先生們頭戴耳機,腰挎“隨身聽”,腳踩山地車,一身牛仔服,表麵上自我感覺良好得一塌糊塗,然而這份瀟灑的背後,卻有許多無奈。

但是,假如把時髦比喻成一座令人心旌搖蕩的山峰,山地車的功能便昭然若揭了。追趕時尚,大約就像騎那山地車一樣,即便累你半死,也是心甘情願。究其根源:“為什麼這樣?”必答曰:“別人都這樣!”

靈活做人,最容易起入盲從的誤區。這樣做的人還誤以為:“看我多機靈,不落後於他人,別人剛這麼做,我就也這麼做了。”盲從就失去了原則,往往給自己帶來損失或傷害。而要想在生活中、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擺脫盲從眾人的不良習慣,善於用自己的頭腦思索問題,做出人生的抉擇。

做人千萬不能盲從,那樣最容易失去自我。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隨便就改變了原則上的問題。盲從對於現代青年人來說是最大的一塊硬傷!

2.堅持理想,山再高也要翻越

客觀世界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不斷地前進,因此有誌者必須不斷地自強,不斷地更新自己。

正如文天祥所說:“君子之所以進者,無法,天行而已矣。”

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10歲時,染上了猩紅熱,持續幾天的高燒,引起了嚴重的並發症: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他默默地承受著孩子們的譏笑和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他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到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擔子就落到媽媽身上。通過媽媽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他進步得很快。可是當他正在充滿信心地自學時,母親卻患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他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今後該怎麼辦?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要有誌氣,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是啊!學校不收、孩子們在嘲弄,今後隻有靠自己了!

年幼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中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堅持堅持理想使聾人成了偉大的科學家,這足以說明,一個正常的人隻要能堅持堅持理想的原則,也能開創一片天地。

對於一個沒有真正理解“靈活”之意的人來說,堅持理想是不夠靈活的表現。他們會認為:“努力之後,覺得不行,就趕快幹別的,靈活處理,不要在一件事上吊死。”其實這是不能正確理解做人靈活含義的人。做人靈活絕不是隨意就放棄。放棄不是靈活,是無能、無知。

3.信守諾言:天下人可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做個堅守誠信原則的人吧,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丟掉了對一生都很重要的原則。

守信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人的生命是多重的,基本上分為生理生命和道德生命兩重。有生理生命而無道德生命,人就不成為其人,而流為禽獸;有道德生命而無生理生命,道德生命就無法實現。道德是調整人與自然、社會、人際關係原則的總和。在道德的範疇內,守信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是人之為人的基本準則和行為規範。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了守信,那麼這個由人組成的社會就失去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