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堅強的孟循義(2 / 2)

“三日後,卯時。”

“這麼快?”

“孟公子要求的。胡鄉長看了看,三日後的卯時,宜葬。”

“地點選好了麼?”

“就在這後山,和孟大夫合葬。是一處好風水。”

遲幼欽聞言,又轉眸看向屋裏那個並不偉岸,卻將脊梁挺得直直的少年。

想想真是慚愧,人家死了爹娘,都可以麵對。自己卻還一門心思逃避,不知道在矯情什麼……

果然自己是弱爆了!

“那便該做的都做齊,別漏了。”

“阿攸知道。”

“對了,明日,你去給孟循義弄一份路引。”

“好。”

三日後,寅時。

天無亮色,胡鄉長便帶著臨村的四個壯漢到了孟家,將孟夫人的棺合了棺蓋,按著常理,走了過場,便一路吹吹打打,到了後山。

卯時,剛及破曉。

胡鄉長承了主事的職,待一切禮成入葬,便帶著來人紛紛散去,獨留了孟循義和遲幼欽一行人。

遲幼欽和孟循義一同跪在孟君達夫婦合葬的墓前,跪了許久,直到圓日垂影。

“孟循義,你跟我走麼?”

“……”

“你娘,讓我帶你走。”

“……”

孟循義不回話,隻對著那墓又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而後,起身,決絕地朝下山的路走去。

“孟大夫,孟夫人,你們真是生了個好兒子。我會替你們好好照顧他的。”

說罷,遲幼欽也再行一禮。而後起身,領著候在一旁的阿攸阿兮一同下了山。

又一日,孟家。

“小姐,咱們現在往哪兒走?”

“按原計劃,走晥洲,然後乘船走常江。”

“不等阿木阿合了麼?”

是啊,這幾天在隆鄉耽擱了,自落霞山那一夜,他們倆便不清不楚地“追人”去了。饒是過了差不多半個月了,卻還是沒找到隆鄉來。

難不成,出事了?

可是,能出什麼事呢?之前不是還有葉宗盛的人跟著麼?

思及於此,遲幼欽更是突然反應過來,好像……隨雲庵那夜之後,身後就沒奇怪的人跟著了……當夜在隨雲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晥洲隻有一個渡口麼?”

“這我就不知道了。”

“隻有一個渡口,在晥洲南麵。”

“唉,孟公子,你怎麼知道的?”

“去過。阿兮,我不是什麼公子,你管我叫循義或者義兒就好。”

遲幼欽聞言一聲嗤笑。

“阿兮若是叫你義兒,那你不是就該管阿兮叫姐姐?還叫人家阿兮……你假不假啊?!”

“……”

“小姐,你別鬧。人孟公子跟我客氣,你怎麼還逗上了?”

“旅途無聊,找點樂子……孟循義,我給你提個醒兒,小小年紀,別打我們阿兮的主意。等你丫什麼時候把你的雙丫梳成了冠,再說!”

“……”

“小姐,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不能!本小姐心情不好!”

“……”

“阿攸姐,你怎地一直不說話?”

阿攸聞言莞爾,“看你們玩的樂,我就給孟公子的行李再收斂收斂了。”

眾人聞言,才看到阿攸的手裏神不知鬼不覺地多了兩個包袱,一個明顯重些,而一個輕些。

孟循義“噔”地一下臉色緋紅,上前兩步接過阿攸手裏的包袱,“抱歉。”

“孟公子,你的醫書和醫具能收的,我都給你收到了那重些的包袱裏了,你且看看,可有拉下什麼?另一個包袱,也就是幾套換洗的衣裳,長路漫漫,帶多了也不方便,所以,我就給你挑了輕便的帶上了。”

“謝謝。”孟循義謝罷便將包袱放在了桌上,打開較沉的包袱,細細檢查裏麵的物件,清點了好些遍,又突然跑到他的裏屋,從床底深處掏出了一隻麻布包裹的盒子,呼…還好想起來了!而後將盒子放入醫具的包袱中,便又重新係好。

“好了。”

“那走吧。”遲幼欽說罷便領著三人一道走出了孟家。

孟循義將大門上了鎖,朝前走了幾步,轉身朝著家門跪下,鄭重地磕了三個頭,定定地看了一眼那門。而後便毫不猶豫地起身,上了遲幼欽一行人乘坐的馬車。

遲幼欽自是在上車前見著了這孟循義的動作,對於他的這種果斷決絕,還真是自愧不如。

“孟循義,你的名字誰取的?”

孟循義剛坐下,聽得遲幼欽這一問便是一愣,眸色微有暗沉,“我爹。”

“有什麼寓意麼?”說話之時,遲幼欽依舊直直地盯著孟循義,不曾放過他麵上神色的一絲變化。

“循大道,守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