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專欄之前,油畫和葡萄酒是我最大的兩個愛好。當年初到法國,就一個人帶著幹糧冒著塞納河的寒風,衝到盧浮奧賽蓬皮杜看了個癡——有多少次與那些傑作相見,我就有多少次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而另一個可以讓我激動萬分的物什則是葡萄酒,我無休止地踏上參觀各個葡萄酒產區和酒莊的旅途——一個產區一家好莊一支好酒給我帶來的澎湃,又如何能讓我停了拜訪這些傑出靈魂的莊嚴旅途?於是我的這個葡萄酒油畫專欄,試著把兩種寄托人類靈魂的藝術碰撞。
……
前不久參加了個葡萄酒研討會,晚間照例有品嚐當地特產的聚餐,席間一位法國老先生問我:“蘇雅,你喜歡哪裏的酒?”我說:“波爾多的話,是瑪歌村,勃艮第的話,是Chambolle-Musigny。”老人大笑:“情人節的時候我剛寫了篇博客,該買什麼樣的酒給你的女朋友?瑪歌和hambolle-Musigny!”——因為這些都是法國有名的帶有女性氣質的酒,而法國的葡萄酒諺語被我這個異國女子印證了,老先生顯然很是開心。其實,最開始喝葡萄酒的時候,我也是不信的,憑什麼這裏的酒就是女的,那裏的酒就是男的?但是時間久了,真的就會漸漸認同這些世代泡la tour de bessan 在酒裏的言語:那些最陶
醉我味蕾、揪動我感情的酒,竟然大都出現在這些酒農諺語裏的有著“女性柔軟”的產區,而瑪歌村,是其中最有名的之一。
今年年初的時候在巴黎排了3個小時的長隊,終於看到了那個集結了多國收藏、可謂罕見的莫奈畫展:200多幅真跡慢慢地看下來,這位印象派大師的一生徐徐展現在我麵前。其實很早的時候,就去參觀過巴黎遠郊的莫奈故居,看了那叢叢睡蓮,繁茂地生長在靜謐的花園裏,我就一直覺得莫奈是幸運的,至少他的作品在他生前就被認可,讓他晚年可以一手建立這麼個神仙般的莫奈花園,然後畫出這一係列的色彩與光影。後來和一個畫家討論此事,畫家歎道,其實那時莫奈的第一個妻子已經去世了,我懵懂不解。直到這個畫展,看著莫奈晚年作品的那些巨大變化,我才似乎理解,這個叫卡米耶的女子給莫奈帶來的溫馨與柔軟。
……
從波爾多市區出發,北行不到30公裏就到了瑪歌產區的地界,這裏已經是美度區酒莊之路的開始,兩邊葡萄藤整齊排列,東邊的小樹林外就是寬闊的吉隆河Gironde,路旁不時掠過一些宏大的酒莊建築。你若有心記下它們的名字,就會發現原來都是1855列級莊榜上有名的顯赫名莊:先是經過ChateauGiscours姬斯城堡的氣派大門,Giscours的金字大名鑲在一溜白牆之上;接著繞過一片樹林,進入Cantenac小鎮,教堂旁是四極莊Chateau Prieuré Lichine;緊接著是Chateau D’Issan迪仙莊中世紀風的古老圍牆,書寫酒莊10個世紀的曆史;然後就可看見Chateau Palmer龐瑪莊的精致古堡,是人們定會驚歎的童話般的夢幻;繞過Palmer,路過姊妹二級莊Chateau Rauzan Gassies若桑·嘉斯祖堡和Chateau Rauzan-Ségla若桑·雪格堡的田園,在進入瑪歌小鎮前提前右拐,在廣袤的葡萄田中行駛一兩分鍾,你的左手邊就出現了Chateau Margeaux瑪歌莊的那條著名的林蔭大道,掩映在盡頭的是瑪歌莊那高雅端莊的城堡建築。
是的,瑪歌產區是一塊名莊彙集的寶地,在那張有著61家列級莊的分級單子上,瑪歌產區就獨獨占了21席,包括5個一級莊之一的Chateau Margeaux——酒莊如今在希臘後裔Mentzelopoulos夫人的管理下,繼續在拉菲、拉圖、木桐的男子強勢下,給我們帶來些女性的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