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涵養——高尚情操的具體表現(1 / 3)

人們常說的涵養和情操,反映了內心的情感傾向和恪守的行為方式,代表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取向。願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和高尚的情操涵養,成為推動我們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高尚的涵養和情操令人敬仰

高尚的涵養和情操曆來受人稱道。一位哲學家曾把高尚的涵養和情操比作人生的“第二個太陽”。

一次,前民主德國柏林空軍俱樂部舉行盛宴招待空戰英雄,一位年輕的士兵斟酒時不慎將酒潑到烏戴特將軍的禿頭上。頓時,士兵悚然,會場寂靜,倒是這位將軍輕撫士兵肩頭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能再生頭發嗎”全場立即爆發出了笑聲,人們緊繃的心弦鬆弛下來了,盛宴繼續保持了熱烈歡樂的氣氛。

大智慧是一種大涵養,有涵養的人善於學習,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裏學到靜默,學到寬容,學到仁愛。

還有一個愛下象棋的國王,他常和大臣、象棋高手對弈。幾年來,每次下棋國王都是贏家,大家都恭維他為天下獨一無二的象棋高手。

一日,國王微服私訪。他來到京城一家酒店,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正和一個青年人下象棋。那小姑娘把青年人殺得一敗塗地。國王坐下來和小姑娘對弈,不一會兒就損兵折將,成了小姑娘的手下敗將。國王不服輸,又和小姑娘下了一盤,結果是同樣慘敗。國王這才心服口服。

小姑娘笑著說:“我的父親才是高手呢。”“你的父親是誰?”國王不太相信地問。

“他曾被選入宮中經常和國王對弈。”國王說:“那為什麼宮中的棋手從來沒有人贏過我呢?”小姑娘笑著說:“父親說,國王高興就能國泰民安,他是故意輸給您的。”

國王回到宮中,閉門反思:太平盛世,其實不是我個人的功勞,還有各種各樣的人要作出讓步,或以不同的方式相助我啊!各行各業的興旺與成功,上上下下的默契和互動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啊!

另外,大家知道,北宋時期歐陽修文甲天下,是舉國公認的文壇領袖。而此時的蘇東坡剛到中原,初出茅廬,還沒有什麼名氣。這時歐陽修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讀到了蘇東坡的文章,他拍案叫絕,說“取讀軾書,不覺汗顏,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一頭地也”。此後,他每有機會,必大力舉薦,使蘇東坡很快為天下所知。

這種修養,這種雅量,正是歐陽修之所以不是一個一般的文人而是一代文學宗師的理由。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子的修養就更讓我們欽佩了。有一個叫高繚的人在晏子手下當了三年的幕僚,他沒有犯過什麼錯誤,為人中規中矩。但是有一天,晏子把他叫去說,“你被辭退了。”晏子身邊的人都不明白,這樣一個沒有什麼過失的人怎麼被辭退呢?晏子說,這個人在我身邊三年了,竟然沒有發現我的一點過失,沒有批評過我一次,他不是太沒有勇氣和見地了嗎?這樣的人我怎麼能夠繼續用他呢?

晏子這樣求批評的修養,恐怕可以算得上古今第一人了吧?

一則小寓言也說明了這麼一個道理。有一天,一片竹林失火了,火越燒越大,越燒越烈。這時,一隻小鳥飛到河邊,弄濕了翅膀,然後回到火場上空,將翅膀上的水滴下來,希望能熄滅大火。

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取水滅火,天上的諸神看到後非常驚訝,他們問它:你為什麼這麼做?要知道,這些小水滴是不可能撲滅這麼大的火的。

小鳥回答說:竹林給了我許多,我非常愛它,我出生在這裏,這裏是我的根,我的家,就算我不能撲滅大火,我也要不斷地灑下愛的水滴,直到死去。

諸神明白了小鳥在做些什麼,於是幫助它撲滅了大火。

在自己的家,自己的社區和自己的國家裏,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翅膀潤濕,撲滅那每天都可能燃起的心靈大火——貪婪、自私、愚昧、殘忍……也許世界上的窮人就會少一些,陷入絕望和崩潰的人也會少一些,也許在昨天燒焦的草地上會再次盛開愛與和平的鮮花。

(一)高尚的情操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

當前,我們正處於曆史大轉折、社會大變革、事業大發展的時代,少年兒童要無愧於這個時代,不能沒有高尚的涵養和情操;隻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思想政治基礎,築嚴思想政治防線,才能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有涵養的人才能正確對待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係

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搞社會主義,不僅要使人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們精神生活充實。中華民族最不可缺少的是健康向上、豐富充實的精神生活,不論是物質條件極其匱乏,還是物質條件日益改善,首先在精神上必須富有。如果精神空虛,趣味低級,被物欲、金錢欲、占有欲所支配,那是十分危險的。我們正在改革開放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尚的涵養和情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