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真假黃花梨(2 / 2)

楊全寶可是三句話不忘刺激自家外甥女,聽得李方豔那小嘴嘟得老高,在那氣呼呼的不說話。

其實驗證海南黃花梨的真偽,在於現在市場上有將越黃充海黃的為主,當然排除個別以其他木質通過其他特殊方式後冒充海黃的,不過據王大少所知要分別海黃和越黃的區別,則有著七種方式:

一、氣味

海黃氣味辛香、清幽、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其他黃花梨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等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

二、紋路

線條流暢、生動其他黃花梨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

三、色彩

海黃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海黃畫麵總體潔淨,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

四、細密度

海黃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但比其他黃花梨密實比重大。因此海南黃花梨橫切麵毛孔細小,縱切牛毛紋細小。

五、手感

海黃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象撫嬰兒肌膚,這也是海黃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

六、光澤

海黃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後光潔度高有玻璃麵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麵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其外表常如綢緞麵,瑩光閃爍明顯。

七、鬼臉

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隻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但海黃的鬼臉更多、鬼臉更豐富而多姿。

而這七種方式,最方便的方法則是直接將其表麵刮開,聞一聞是否有著海黃特有的淡香味,或者用小刀削一些碎末,放在一個杯子裏麵,用滾燙的開水潑上去,會有很濃的香味。再則就是純,黃花梨家具上不應有鐵釘。由於材料的珍貴,及其極大的強度,上等的黃花梨家具、工藝品的生產製造就如同玉器的雕琢一樣需要精雕細刻,木榫結構絕不可以有鐵釘,並且隻有具有相當深厚製作功底的藝人才能夠完成。

到於流傳的那些看燒過的灰啊,或者是泡後有藍綠色等可以說是一種錯談,無論是海南黃花梨還是越南黃花梨,其木屑泡水的顏色基本上都是淡黃色,很類似剛泡的花茶顏色。非要說有綠色成分的話,那就要看每個人的實際感覺了。其泡水的顏色有深有淺,但根據深淺,是不能準確分辨它們的。

這幾種方法也隻是王大少聽左老曾提取過,至於具體會是如何,他還真沒見過。而楊全寶鑒定黃花梨的方式卻是王大少最後的那三種,就是一聞,二燙,三純,這三種方式也是最快最直接的驗證。

買之前,賣家當然不會讓你又刮又燒的,隻能是憑個人的眼力和水平了,但這物件買到手之後就不同了,要燒要剮當然是自個說了算,不過這玩收藏的,誰都不會故意去破壞好不容易到手的物件。

不過好在這方桌本身就有一缺損的地方,方勝利接過楊全寶遞過來的小刀後,在那破損之處用力的刮了起來,讓薄薄的木屑和切片盡數落入下麵拖著的一張白紙之上。

等方勝利刮完之後,店裏的夥計早就個個跑了過來,湊到那新切麵上聞了起來,就連老妖也是上前湊起了熱鬧,而老黑要不是手裏提著那個泥疙瘩的話,恐怕也是上前湊熱鬧了。

李方豔和王靜蕾二女自然是矜持,隻是拿過方勝利手中的切片聞了起來。

王大少手中也有著一個新切麵,不過在他聞起來,這新切片雖然有著些許淡香,但卻總感覺這氣味怪怪的,聞起來並不是很正。

原本對這海南黃花梨方桌很有信心的李方豔,在聞過切片之後,卻是玉眉緊皺,雖然她也是頭一次遇到海南黃花梨,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這個聞起來,味不正啊,怎麼會有酸味呢!”

李方豔的一句話卻是點醒了一直覺得怪怪的王大少,這越南黃花梨不就是這味道嗎!雖然明知這方桌是假的,但王大少還真是缺少了實際的簽別經驗,所以也是一臉好學的在那看著,並不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