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經119,北緯83。
冰冷的北寒洋海麵上刮起了七級大風,寒風呼嘯,吹得角龍號科考船上的紅旗獵獵作響。哪怕帽頂、護耳、口罩將頭部裹得嚴嚴實實,那風也能千方百計的從縫隙中鑽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仿佛能刺入骨子裏。
此時此刻,船上的人正守在甲板起重機旁,緊張的盯著水下。現場總指揮、船長、大副等人守在水麵監視係統旁盯著屏幕,麵色凝重。船長看了看表,皺眉道:“應龍號已經下潛四小時四十二分鍾了,怎麼還沒坐底?”
現場總指揮於洪道:“別心急,北寒洋海底的環境比其他地方更複雜,要更小心一點。”話是這麼說,可他雙唇緊抿、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分明比旁人更加焦急。
屏幕上顯示的應龍號位置發生了變化,船長忙通知舵手調整角龍號的位置,以確保應龍號上浮後能安全回到角龍號上。
與此同時,水下。
“jl155係統一切正常。”
“各項數據正常。”
應龍號已到達8000米的深度,水下一片黑暗,隻有微弱的燈光勉強照亮周圍一小塊區域。透過觀測窗,能清晰的看到外麵漂浮的“雪花”,馬上就要坐底,潛航員劉蒙握著操縱杆,一絲也不敢大意。
“準備采集樣本。”
忽然,微弱的燈光掃過一片區域,一道反光引起了劉蒙的注意。
“有情況!”
聲學專家兼潛航員朱弘深一驚,連忙問:“怎麼回事?”
“看那!好像有東西!”
“過去看看,慢點。”
潛航員賀新知連忙操控外燈照向剛才的區域。應龍號慢慢向前十數米,那個東西的模樣漸漸顯現出來。
那是一個龐大的不規則橢圓形物件,斜插在海底礁石之間,不知道在這裏呆了多久,周身布滿了鏽跡、水垢以及一些海底生物。應龍號昏黃的燈光緩緩照過去,無意中驚擾了在它身上休憩的怪異魚類,破壞了一幅靜謐頹唐的畫卷。
“這裏怎麼會有潛水器?”
雖然那東西被侵蝕的看不清原貌,但劉蒙還是一眼認出了它。
“我們要不要——”
深海的情況錯綜複雜,朱弘深以前帶隊進行深潛作業的時候也遇到過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但都沒有像這次一樣令人驚訝。
沉吟片刻,朱弘深道:“聯係下潛指揮現場。”
*
“出來了!出來了!”
隨著工作人員興奮的叫聲,應龍號破水而出,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應龍號的機械手還帶了一樣東西上來。
與此同時,萬裏之外的北京視頻會議現場一陣竊竊私語。
“什麼東西?”
“這是帶了個什麼上來?”
“看樣子有些年頭了……”
“真奇怪……”
“看形狀有點像小型潛艇?”
“不對,是潛水器!”
“是深潛器。”總指揮劉景山盯著大屏幕肯定的說,“前北國的玩意兒。”
旁邊的人愕然:“米娜一號?”
原來從剛才大屏幕上播放的畫麵來看,應龍號的機械臂在抓取無名深潛器時,無意間將它外壁部分汙垢刮開,露出一點紅色的痕跡,從彎曲程度上看,像是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