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爸:和兒子一樣受歡迎
新生代偶像潘瑋柏,廣受年輕人喜愛;而在學校教書的潘爸同樣深受同學青睞。潘爸爸教授在淡江大學開“人際關係”課程;由於上課幽默風趣、內容生動活潑,成為淡江校園BBS上被熱烈討論的超人氣選修課。
潘爸爸說,現代年輕人自我意識強烈,忽略“相互尊重”的處事原則,容易造成自己與他人無謂糾紛;開這堂課目的在於,透過簡單的理論傳授,輔以大量生活實例說明;讓同學從討論中,學習“站在他人立場去看待事物”,以及處理日益複雜的人際關係問題。
為了跟這些七年級年輕人產生“交集”,潘爸爸也下了很大功夫;他笑著說,“平時會看八卦新聞,及各式笑話集,有時還會邊看邊作筆記”,借此貼近年輕人世界。學生們都說,潘老師就像朋友一樣,沒有架子,日常生活的大小事都能跟他分享。
而身為藝人潘瑋柏的父親,潘爸爸在課堂上卻很少提到寶貝兒子的事,無意間提到時,總會讓身為fans的女同學眼睛為之一亮“當聽到潘瑋柏的事情時,整個人精神就來了。”
潘老師還透露,私底下會有女同學向他打聽兒子的“八卦”,甚至索取親筆簽名照。遇到這種情況,他表示,“兒子私事一概不答,簽名照則是有條件給予”而同學們說出老師給照片的條件,“必須整學期全勤,或是考試100分”;由於老師說到做到,所以許多同學都努力達到目標。
就在上課活潑、貼近同學以及明星老爸的加分下,原本40人左右的選修課,硬是擠進兩倍的同學。上課地點從小教室,到大型演講聽,可見這堂課的熱門程度。
潘瑋柏的“家教好”向來備受稱許,潘爸爸的管教功不可沒,而從瑋柏的言談間,知道他一直以父親為榮,也深受父親影響,現在他的簽名照能成為父親的“教學功具”,他笑說:“能幫助爸爸激勵學生,真是太好了!”
潘瑋柏:和爸爸稱兄道弟
潘瑋柏現在和父親相處可用“稱兄道弟”來形容。但小時候,潘爸爸對他的管教相當嚴厲,也塑造出他“懂事、有禮貌”的處事之道。
每次談到父親,潘瑋柏都充滿敬意,“爸爸當年帶著少許的美金就到美國念書、打拚,而我和弟弟陸續在美國出生,他仍咬牙撐起整個家,他的毅力、努力,讓我很佩服。”而瑋柏聽到爸爸很受學生歡迎,開心地說:“我知道,從實踐到淡大,他的課一直很熱門,學生都愛上,是很棒的老師!”
因對父親的愛和尊敬,潘瑋柏期許自己不丟爸爸的臉,當初毅然放下在美國的學業回台闖演藝圈,就是以爸爸在美國打拚的態度為範本,相當認真、執著,隻是他也和爸爸約定,一定會回美國完成學業。原本潘爸爸給瑋柏2年時間,就要他回美念書,不過在去年潘爸爸看了瑋柏的演唱會,了解兒子的努力和成績,感動得掉下眼淚,便不再逼著他立即完成學業,先在演藝圈大展拳腳。
而潘爸爸幽默風趣的一麵,也遺傳給了潘瑋柏,有兩人在的場麵一定熱鬧、笑聲不斷,潘爸爸也曾在學生起哄下,跳上舞台表演兒子的招牌舞蹈,讓瑋柏笑說:“我愛表演,應該也是遺傳我爸的。”
潘媽:瑋柏永遠5歲
天下的父母好像都有一個通病,總覺得自己的小孩永遠五歲,隻要好好“騙”,他就會照著做。事實上,小孩永遠長得比父母想象的快。潘媽是標準的家庭主婦,也是一個疼小孩又會嘮叨的媽媽。在她心裏,瑋柏是永遠的五歲小孩。比如說,瑋柏都已經是個高中生了,她還會時不時念他:“瑋柏,快去洗澡!”“瑋柏,刷牙了沒?”
天啊!瑋柏已經十六歲了耶!
但是抗議是沒有用的。瑋柏常常懷疑,究竟是誰比較成熟?記得潘媽有一陣子投資股票,雖然這是大人的事,瑋柏還是勸她:“媽,股票就是一種賭博,雖然市場可以分析。行情有高有低,但終究它就是漲或跌,就像賭博隻有輸和贏,就是數字遊戲嘛!”
瑋柏從小愛交朋友,三教九流的朋友統統有,有當醫生的,也有所謂的小混混,隻要他們待人真誠,瑋柏都一視同仁。可是潘媽有時老愛用刻板印象評斷他們,比如說,瑋柏的朋友染了一頭綠色頭發,潘媽就說他是剛放出來的混混,Oh……“媽,他不是壞人,隻是愛現好不好!”若是朋友功課不好,她也會說:“還是少跟他來往比較好!”唉……“媽,我的功課也好不到哪裏,人家也不愛跟我來往啦!”如果她知道那個人愛玩電動,或是不幸被她看見抽煙,她又會大驚小怪地念一段長長的金剛經,聽得大家耳朵發麻。這就是標準的代溝。十幾歲的小孩,愛現,愛玩很正常啊!功課、發型都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行,但是父母總是拚命要保護小孩,希望他們不受“汙染”,其實小孩是很有主見,能夠判斷是非的,但是父母常常以為,小孩是永遠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