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成長為一代偶像小天王,潘瑋柏同樣經曆了各種大賽的曆練,對於成功秘籍,他大方地透露,自己也是從一次次的失敗中走出來的,最重要是要有不服輸的品質,“一定不能被一次失敗的挫折感打倒,不能太愛麵子,就會越來越進步。即使在舞台上摔倒,也要立刻爬起來,事實上,最率真的自己能給別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2005年4月,在萊卡我型我Show比賽現場,身穿皮夾克、牛仔褲,潘瑋柏一出場就贏得Fans的陣陣尖叫,作為評委,潘瑋柏顯得非常興奮,麵對眾多走上星光大道的新人,他儼然一副老師模樣。“其實我也是通過音樂比賽進入娛樂圈的,但我沒那麼幸運,隻是一個被淘汰者。”雖然已經成為明星,潘瑋柏依然不改搞笑本色,直言不諱地將自己的糗事端上桌,“雖然沒有獲得名次,但是仍然有幸進棚錄音。”說到這些,潘瑋柏汗流滿麵,“我當時超級緊張,聲音發抖,製作人都聽不下去了,不滿的表情很明顯地掛在臉上,但我沒有放棄夢想,所以成功了,格外開心。”如今作為成功者,潘瑋柏很誠懇地給新人支起了招,“緊張是誰都會有的,所以有時間多對著鏡子、陌生人表演,習慣後再上場就不害怕了。作為新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特色,不怕失敗!”
跨界當歌手,對潘瑋柏而言是個壓力很大的決定,雖然自己一開始的夢想就是希望可以做自己的音樂,但是看以往在戲劇或主持領域有很好成績的藝人跨界發行專輯都未必成功,更何況是他出道的時間也不長,要如何戰勝自己和適應環境潮流,實在是個很難的課題。雖然平常他看起來很輕鬆快樂,但是麵對自己最喜歡的事業時,他卻是時時都陷入嚴肅的思考並且會“近乎虐待”的逼自己做到大家的要求!
潘瑋柏還向選手介紹了舞台經驗,他甚至連如何處理在台上摔跤也一並介紹,“第一次上台的朋友,遇到這種情況的第一反應一般是尷尬,其實沒有什麼,每人都可能會在公共場合摔倒。這時候,你要做的隻是自然地爬起來,如果有人在看你,千萬不要覺得丟臉,朝他們做一個可愛的或者害羞的表情吧,觀眾會覺得你是一個可愛的人,說不定會給你更多掌聲呢!”
§§Chapter two 音樂:將嘻哈進行到底
嘻哈——這種原先是黑人們在街頭嬉鬧的音樂在世界上越來越流行了。自從九十年代末期進駐華語樂壇,“舶來”的黑人音樂被“ABC”改頭換麵之後,成就了潘瑋伯這樣的人氣偶像。
從一開始,潘瑋柏就不願當傳統的“優質偶像”,堅持唱HIP-HOP。“和美國相比我們的嘻哈真的不能算是真正的嘻哈,人家是有曆史的,是一種文化,不僅僅隻是音樂,我們能做的隻是嘻哈音樂。我不認為東方人或者中國人不適合嘻哈,音樂是不分種族和地域的,沒有誰適合不適合之分,韓國人的嘻哈舞曲就做得非常好,我想中國這麼多人,想做好也不難。”潘瑋柏還表示自己會一直堅持唱HIP-HOP,“每個藝人都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和適合的歌路,歌路找準了,就會在穩定的基礎上尋求一些突破,現在的唱片公司都非常專業,他們會為我的歌曲加一些新的元素,這樣歌迷也不會厭倦,我也可以繼續做自己愛做的音樂。我是想做一個全能的藝人,但我真的太喜歡唱歌了,我最想最想做的始終都是在音樂的道路上有所成績。”
潘瑋柏的音樂沒有“哈狗幫”那麼多的囂張,更多是起身銳舞的快樂。聽覺上的即興繞舌、自由嘻哈再配上更強的節奏,視覺上還有來自韓國的最新流行的舞蹈元素,兩維交融的衝擊讓街頭文化登堂入室,呼朋引伴,歡喜開心,嘻嘻哈哈,好不熱鬧。舊派與新派嘻哈元素正在進行著一場和解,舞步跳個不停,激動又不張狂。
潘瑋柏在嘻哈音樂上的想象力無可限量,骨子裏的隨意坦蕩依然是那般的明顯。於是乎,“舶來”與“複製”也就來得更玩笑和更新鮮了。年輕嘛,伏爾泰都說過的:若找不到愜意的起碼會找到新的。有好玩的東西就不要讓它溜走,有時嘻哈,無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