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琴的到來,讓鄧穎超十分高興,親手為她洗臉、洗澡、梳頭。周恩來抽空來看望時,鄧穎超讓她叫“周爸爸”。劉愛琴立刻甜蜜地喊了一聲“周爸爸”。周恩來抱起劉愛琴,仔細地端詳著,一邊親吻著她的小臉一邊說:“你真像你的媽媽啊!”見孩子穿著不合身的補丁衣褲,周恩來馬上讓通訊員找來一身小號的軍裝,讓劉愛琴穿上。軍裝雖也不完全合體,但穿上軍裝的小姑娘顯得英姿颯爽!
不幾天,劉愛琴和鄧穎超已經十分熟悉了,常常問這問那。有時她問鄧穎超:“我的媽媽呢?她在哪兒?我還沒見過她呢!”鄧穎超一下子把劉愛琴摟進懷裏,動情地告訴她:“你的媽媽為革命犧牲了。她是你的好媽媽,我的好姐妹,更是黨的好女兒!黨組織千方百計地尋找你,讓你回到親人身邊,這不僅是你父親的願望,也是你母親的願望,還是我們大家的願望。等幾天,我們就送你去延安上學,你的父親在那裏……”
聽周爸爸鄧媽媽講母親革命事跡,離散十年後和父親團聚
有時,周恩來會親切地問劉愛琴:“你還記得你爸爸、媽媽長啥樣嗎?”劉愛琴茫然地搖搖頭。“你還有哥哥和弟弟呢!”周恩來歎了口氣,又繼續說,“已經打聽到你哥哥的下落了,他在你父親的老家當放牛娃。我已派人去接他了,不久,他也會來這裏。可是,你的弟弟,現在還沒有查到他的下落……”
劉愛琴知道自己不僅有爸爸,還有哥哥和弟弟時,感到十分高興。見孩子很懂事,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工作之餘,就向劉愛琴講述了何寶珍革命的故事。
劉愛琴的媽媽何寶珍,小時候因家境貧寒,10多歲就被賣給一個地主家的女傭人當童養媳。地主家辦有私塾,何寶珍借伺候女傭人兒子讀書的機會旁聽。
1918年,16歲的何寶珍堅定地和地主家的那個女傭人解除了關係,考入了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她半工半讀,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1922年6月,因揭發校長歐陽俊貪汙的醜行,何寶珍被校方監禁。後經衡陽黨組織營救離校。無家可歸的何寶珍在張秋之的幫助下,來到長沙,借宿在時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的毛澤東家裏。在毛家,何寶珍得到了毛澤東的悉心指導,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久,她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她和楊開慧一起,幫助毛澤東整理文件、資料。
一天,從蘇聯學習回國的劉少奇來到毛澤東家,經毛澤東介紹認識了何寶珍。端莊秀麗、朝氣蓬勃的何寶珍,讓時年24歲的劉少奇心中頓生好感。
1922年9月,毛澤東派劉少奇、何寶珍赴安源,同李立三一起領導工人運動。兩人在革命鬥爭中,增進了相互的了解,更加深了感情。1923年4月,這對有情人在安源喜結良緣。
婚後,何寶珍與劉少奇相互關心、愛護。大革命失敗後,何寶珍將1歲的女兒劉愛琴寄養在漢口一個同情革命的工人家裏。隨後,何寶珍化名“王芳芬”隨劉少奇到了上海,在白色恐怖中,何寶珍以教師的公開身份做聯絡員。1932年,劉少奇、周恩來等撤離上海到中央蘇區工作。黨組織見何寶珍尚未暴露身份,就安排她帶著小兒子劉允若在上海堅持鬥爭。
1933年3月的一天,何寶珍正在街上行走,不料被叛徒認出,她設法擺脫了叛徒的跟蹤。可是,當她回到家,準備收拾東西,帶兒子轉移時,發現住處已被特務們包圍了。何寶珍自知難逃敵人魔爪。她急中生智,將兒子一把推進站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的房東太太懷裏,低聲說:“以後會有人來接孩子的,請你幫我照管幾天。拜托了。”隨後,特務們就衝丁進來,逮捕了她。
1934年秋,何寶珍英勇就義於南京雨花台。
媽媽的英雄故事讓劉愛琴淚流不斷,她既為媽媽的犧牲而難過,又為媽媽的英勇不屈而自豪!
又過了幾天,八路軍辦事處有人要去延安,周恩來就讓他們將劉愛琴帶去延安,交給劉少奇。分別時,劉愛琴依在鄧穎超的懷裏,不願意離開剛認識的親人。周恩來為劉愛琴撫去腮邊的淚珠,說:“你爸爸在那兒,到那裏更安全。”他還千叮嚀萬囑咐護送人員:從武漢到延安,一路都是抗日戰場,十分危險,千萬要注意安全!劉愛琴含淚告別了周恩來、鄧穎超,隨同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奔赴延安,終於和父親團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