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下了車,季逸被眼前的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驚訝得有些說不出話來。
韓破軍神色傲然道:“我這一畝三分地,還入得了季神醫的法眼吧?”
“入得了,當然入得了。”
季逸深吸一口冷氣,說:“從小我的第一誌願就是從醫,第二誌願就是成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呢,現在倒好,如果真成了一名軍醫,我這兩大誌願算不算得上同時完成了?”
“那是自然,軍醫也是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軍人在前方衝鋒陷陣,如果沒有後方醫療設備和技藝高超的軍醫作為後勤保障,哪支部隊能夠發揮出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兩百的戰鬥力?”
“對了,你還不知道我所率領的這支特種部隊的背景吧?這就告訴你一下,省得你一問三不知。這幫家夥可是有著非常強烈自尊心的,要是你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不曾了解,休想混得開。”
季逸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他也覺得,自己即將成為這支特種部隊的一份子,當然應該了解一下。
韓破軍說:“這支特種部隊,對外編號“37652”後勤軍備倉庫,番號“龍蟠”,龍蟠特種兵大隊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是解放軍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種部隊。”
“盤龍特種兵大隊的成員本來就是“百裏挑一”,加上地處開放省份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其個人素質和高科技裝備含量都比其它軍區的高。“世紀大演兵”中的數字化戰士就是從我一手調教的這些兵蛋子中選出來的精英中的精英;另外,還曾經派遣10名特戰隊員,代表全軍特種部隊參加了“2000年國際偵察兵比賽”。”
“現在龍蟠特種部隊中,裝備有82無後坐力炮班、榴彈發射器、防化單兵火箭爆破器、四零火箭筒等18種現代武裝力量。”
“越野、攀登、泅渡和射擊是我們的基礎課目,此外每個特種兵還需要掌握GPS全球定位儀、微光夜視儀、照相偵察、傳感等15種高科技特種偵察裝備的操作使用。這些特種兵登天、入海,神出鬼沒,裝備的偵察器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我們發明的連貫階梯爆破技術,在部隊推廣後爆破作業能力成倍增長,還開創了特種部隊運用直升機降攜帶重武器單環節下降的先河。”
“近年來,為了未來跨海作戰的要求,我們還苦練搶灘登陸和直升機城市機降訓練,多次參加聯合戰役演習,次次打頭陣,出色完成任務,我們的座右銘便是:“拖不垮、打不爛的優秀特戰隊員在戰火中造就。”
”
“我這支部隊組建之初,即確定了戰士由體能型向智能型轉變、軍官由技能型向戰術型轉變、指揮員由單一思維型向綜合思維型轉變的思想。整個部隊的軍官隊伍全部都經過軍事院校嚴格培訓,60(百分號)以上擁有大學文憑,並訓練出能夠駕機降傘、飛車操舟,“全天候”、“全方位”的戰術骨幹400多名。”
“龍蟠特種部隊的戰士在服役期間,除要完成陸軍部隊一般訓練課目外,還要涉及60多個海、空軍訓練課目。按照一兵多用、一專多能的訓練計劃,每個士兵都進行半年以上的跨專業訓練,有的士兵實現了輕武器射擊、擒拿格鬥、跳傘、潛渡等多項全能。”
“還結合未來高技術戰場特征,充分運用現代高新科技裝備,先後配發了以全球定位儀、無人駕駛偵察機和電視傳感係統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裝備數百套,目前新裝備的利用率保持百分之百,所配發的新裝備全部走上練兵場並形成了戰鬥力。”
“我們還認真了研究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戰例,根據新裝備的特點和性能,設計了山地叢林作戰、海島搶灘作戰、空降破襲作戰等30多個複雜的戰術課題、探索出了10多種動用新裝備克敵製機的新戰法。”
“龍蟠特種部隊自組建以來,在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的建設和發展以及探索華夏特色的精兵之路過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碩果,部隊在貫徹“一切為打贏”的戰略方針,苦練在未來高科技戰爭條件下執行特種偵察作戰任務的各項技能,我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為祖國而戰。”
“怎麼樣,牛吧?”
季逸早已目瞪口呆:“牛,真他娘的不是一般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