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20幾歲,趁年輕多給自己投資(3)(1 / 3)

6.在20幾歲時,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強項上

大多數人之所以一生平庸,是因為他們在20幾歲的時候,沒有付出努力,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們的生活隻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搭公車而搭、為工作而工作、為回家而回家的層次上。

成功者與失敗者隻差別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在行動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勝任這一個任務,沒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釋你為什麼長時間仍然無法勝任一項工作。

不論你想追求的是什麼,你必須強迫自己增強能力以實現目標。

如果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強項上,結果會怎樣?必然會有所建樹!

哈特葛倫博士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師,後來退休了。他曾經問過一位年輕人是否了解南非樹蛙,年輕人坦白地說:不知道。

博士誠懇地說:“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的時間閱讀相關資料,這樣,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你會成為這一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

年輕人當時未置可否,但他後來卻常常想起博士的這番話,覺得這番話真的道出了許多人生哲理。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每天投資5分鍾的時間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距離,並不如大多數人想象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者與失敗者隻差別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在實踐理想時,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與自己做比較,看看明天有沒有比今天更進步,即使隻有一點點。

隻要再多一點能力;隻要再多敏捷一點;隻要再多準備一點;隻要再多注意一點;隻要再多培養一點精力;隻要再多一點創造力。

通常隻有遇到實際的狀況後,才能分辨你的能力足不足以勝任那份工作。如果你是一個外科醫生,動手術時卻手腳笨拙,就說明你醫術不佳;如果你是一個廚師,人們無法知道你廚藝好不好,隻有品嚐了你準備的餐點才會曉得。

評斷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師、消費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動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勝任這一任務。你可以想盡辦法掩飾你的無能,並祈禱沒有人會發現你知道的很少、動作多麼地不熟練,但終究你還是得麵對自己的無能,也必須自己想辦法修正。

沒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釋你為什麼長時間仍然無法勝任一項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麼都不知道,第二天你應該懂點什麼。第一次嚐試一份工作,你可能沒辦法表現得很完美,但經過一兩天的練習,你應該要比第一天做得更好。

別人可能也無法真正斷言你是不是一個誠實的人,在實際的表現之前。隻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動機或企圖;隻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誠不誠實、值不值得信賴;隻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提供的交易公不公平。

人們通常了解自己是不是欺騙了他人,如果自己連這點都不知道,就已經成為病態的騙子,行為上也會有嚴重的偏差。

不論你想追求的是什麼,你必須強迫自己增強能力以實現目標。

這就需要鑽研自己的領域。認真地研讀、仔細地觀看、專心地聆聽這行中頂尖的人的言行舉止,並效法他們的作為。

勤加練習、勤加練習,最後還是勤加練習!絕不放棄學習,而且一定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保持與這一領域的最新發明、最先進技術和最新研究的資訊渠道的暢通。參加新的發表會、展示會、討論會或其他各種集會,敏銳地觀察相關的新趨勢、新發現,你會為從中發覺新的可能而感到興奮,這表示你可能已基於過去的努力而為未來發現了新的方向。盡管你很年輕但將會越來越傑出。

20幾歲的年輕朋友們,趁著自己正年輕,精力正旺盛,不要荒廢20幾歲的寶貴時光,多為自己投資吧!

7.在20幾歲時,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包裝

20幾歲的年輕人即將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如果想獲得事業的成功,隻靠能力是不夠的,你要讓別人看到你的第一眼便知道你是即將成功的人士,你要有成功者的形象。

形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穿衣、外表、長相、發型、化妝的組合概念,而是一個綜合的全麵素質,一個外表與內在結合的、在流動中留下的印象。形象的內容寬廣而豐富,它包括你的穿著、言行、舉止、修養、生活方式、知識層次以及和什麼人交朋友等。它們在清楚地為你下著定義——無聲而準確地在講述你的故事——你是誰、你的社會位置、你如何生活、你是否有發展前途……形象的綜合性和它包含的豐富內容,為我們塑造成功的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回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