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敵襲(1 / 3)

元素大陸東部強國大燕,在其西南方向有一眾小國,鄭國是當中普通的一國。今天是大陸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鎧武節,鄭國上下舉國同慶這個已傳承許久的節日。

凱武曆兩千一百一十五年一月一日。是夜,鄭國北部邊疆東側一段。

此時正處於冬季,夜晚的邊疆格外寒冷,夜空下一行六人身著戎裝,手持著火把,在白河南岸鄭國境內巡邏。像這樣的隊伍還有好幾支,大家都按照規定的路線行進著,隊伍之間相隔一定間隔,最大限度的巡視這條防線。

“伍長,這牧石隊長是不是看你不順眼啊,怎麼什麼苦差事都交給我們來做,真是命苦啊!”站在隊伍第二位的少年抱怨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六人臉上看著稚氣未脫,還像個半大孩子,最大的不超過十五歲。

聞言,站在隊首被稱為伍長的少年蘇彥,腳步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出發了。蘇彥的年紀是這群人中最小的,差幾個月才滿十三歲,還沒達到鄭國征兵的年齡。

“給我們說下你是怎麼從軍的唄,伍長。反正今天是鎧武節,兄弟們晚上出來巡邊也挺無聊的!”鄔童起哄道。

身後張澤與何挺二人立馬附和,剩下李業和楊集二人雖然默不作聲,也將好奇的目光投向蘇彥。

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身著皮甲的清秀少年,一雙堅定有神的眼睛,目光始終盯著前方,不為身邊事物所擾。身後斜背著一把與身形不相匹配的大錘,大錘頭部高過蘇彥體型一尺有餘,與他組合在一起看著十分怪異,實在難以將兩者聯想到一起。

聽到手下這麼說,蘇彥馬上明白他們想知道什麼了。從軍一年就當上伍長的自己,外表實在太年輕了。實際上自己還未滿十三歲,難免引起手下的好奇。鄭國的兵役年齡原本是十六歲到五十歲,但是自三年前發生永城事件之後,鄭國的兵役年齡便改成了十三歲到六十歲。

蘇彥本是燕國人,家人在他五歲的時候,為躲避燕國當地的兵役,從燕國境內一路逃難到鄭國。蘇彥的母親也在流亡途中,不幸中途病故,父子二人最終來到寧和鎮定居下來相依為命。

永城事件後,蘇彥的父親在他九歲時被鄭國軍方強征兵役,臨行之際將他托付給鄰居鐵匠老王頭照顧。在鄭國的這幾年裏,鄰裏兩家一直相處和睦。老王頭六十來歲,左腿有些跛疾,家中還有個年長蘇彥兩歲的孫子,叫做王盛,算是蘇彥的發小。

兩年後,當王盛到了服兵役的年齡,軍方來家征兵之際,老王頭舍不得自己的獨孫王盛,私下跪求蘇彥替其應征,並花掉平生積蓄打點門路,讓年僅十一歲的蘇彥,順利代替王盛從軍。

直到現在,蘇彥回想這段往事,已想不起自己是怎麼離開的鐵匠鋪,隻是沒能和王盛告別,心裏有點遺憾。其實替王盛從軍這事,對蘇彥來說並不算為難,他也想借此去軍中找尋父親的下落。可惜的是進入軍中一年了,還未打聽到父親的任何消息。

“這沒什麼好說的,和你們一樣,都是強征來的”,蘇彥輕笑道。他並不太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聊,因為當初他冒名頂替王盛到軍中時,很快便被當時還是小隊長的黃奇大隊長看出問題。

在黃奇的盤問之下,蘇彥抵賴不過,隻得實情相告,黃奇在知道事情原委後,不僅沒有為難他,反而對他多加照顧。在黃奇升為大隊長之後,沒過多久便將蘇彥升為伍長,當然黃奇升他為伍長,並不隻是對他的照顧。

年輕的蘇彥,使用一柄與自身體型極不相稱的大錘,眾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一方麵他自身確實天賦異稟,另一方麵他在鐵匠鋪生活過幾年,將他這方麵的天賦給充分鍛煉了出來。另外,軍中底層修煉的金戈武經,蘇彥練至第三層飛斷境,這就算有小隊長級的水準,所以當黃奇提拔他的時候,才沒有遇到多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