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方水土一方言 鄉音方吐淚成串(1 / 1)

潮汕方言八個調,

人聞張口皆茫然。

可巧鄉黨用力佳,

拍拍肩膀抱一團。

中國八大方言中,福建占了兩個,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和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方言。閩商雖然操的是方言,這些方言像潮汕方言或複雜的浙江方言一樣,在外人聽起來像外語一樣難懂,但當福建人與外地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並不像其他一些方言區的人那樣,表現出語言上的自閉傾向。

當兩個上海人在一起的時候,這兩個上海人常常會不管旁邊有多少外地人,都會旁若無人地說起上海話來,顯出與東方國際大都會格格不入的文化上的自戀、封閉和文化心態上的狹隘;當潮汕人在一起的時候,潮汕人更願意通過自己的方言,尋找“自己人”,有八個調的潮汕話是最難學會的語言之一,潮汕話一出,立即把其他人排除出去了。而在語言上自戀、自閉到極端地步的,可能要數廣東人,一個外地人向廣東人問路,這個廣東人就是用廣東話回答你。以至於有的廣東人出差到北京,操著濃重的廣東口音向人問路的時候,對方幹脆用英語朝那廣東人掃射一通,然後揚長而去。

但是,在福建,我們對這樣一種場景或許更習以為常:幾個福建人在一起談得正盡情盡興,如果他們意識到其中有一個不是福建人,絕大多數時候,如果不是不會普通話,所有人都會立即改口說普通話,哪怕他們的普通話講得不太好,哪怕他們談的事跟這位外地人沒有關係。

有人說,隻要會講“泉州話”(閩南語),就可以輕鬆自如地遊遍大半個東南亞。此言看來不假。以泉州話為源頭的閩南話通行範圍很廣,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市及其所轄的縣市和台灣地區,共有3200多萬人說閩南話。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和我國的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閩南籍華僑、華裔也有說閩南話的,雖然各地的閩南話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話無阻。

漂洋過海到東南亞各國的泉州華人華僑,不僅帶去了泉州一帶的地方特產,也帶去了泉州的方言、文化,對當地的語言文化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據說,至今在印尼―馬來語中仍保留了許多由泉州方言轉化的日常用語,同時,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一些帶有東南亞文化色彩的外語借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