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納吉·伊姆雷之被紀念及其緣由(2 / 2)

這座公墓的這一角,實際上是與“恐怖之屋”遙相呼應的。它不僅是埋葬的不僅是那個時代死者的地方,更是埋葬者的一種政治情感的宣泄。或許正是因為有太強的政治情感,這一角不僅遠離公墓的中心區域,而且在這個區域的入口處還設立了警衛小門房。我們去的那一天,有一個類似保安的彪形大漢坐在那裏在,一條吐著舌頭的大狼狗充滿敵意地注視著我們。在匈牙利這樣社會轉軌國家中,活人拿死人說事是一種特殊的政治現象。政治情感越強,招來橫禍的危險性也越大,卡達爾夫婦的墓不就被毀過了嗎。

納吉成了朝代轉換的符號

就整體而言,劇變之後的匈牙利對過去執政的共產黨和對於實行蘇聯模式的那個時代是沒有任何好感的。然而,納吉為什麼還被紀念,他可是一個正宗的共產黨人啊?1958年6月15日,納吉在法庭宣判他死刑之後做的最後陳述中說:“我曾經兩次試圖在多瑙河畔挽救社會主義的聲譽,那是1953年和1956年。第一次拉科西出來反對我,第二次則遭到了蘇聯的阻止。如果犧牲我的生命能夠向人民聲明,並不是所有社會主義者都是人民之敵,那麼,我在所不辭。”從這段令人唏噓不已的話中,人們不難看出納吉畢生追求社會主義事業,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現在的匈牙利之所以仍然能容忍納吉,那是因為他曾是匈牙利的民族國家象征。與中東歐其他國家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匈牙利無論在內政還是外交上基本上屬於西歐或受製於西歐,而與蘇聯的聯係比較疏遠。戰後初期和整個冷戰期間,匈牙利歸屬了東歐並且成為地緣政治意義上的東歐大家庭中的附屬部分,而與西歐的聯係被徹底“硬切割”。匈牙利無法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但希望這條道路能多少帶有一些自己的民族特色。匈牙利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倚重靠山,但希望蘇聯能多少給它一些自主空間。在納吉之前,匈牙利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是拉科西。拉科西是蘇聯在匈牙利的代表人,可以說是匈牙利版的小號斯大林。納吉在兩次出任政府總理期間試圖爭取社會主義的匈牙利特色和自主發展空間,1953~1955年在匈牙利領導並主持了名為“新方針”的調整與改革嚐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針對蘇聯模式和匈蘇關係的,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但不到兩年,納吉就因“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反馬克思主義、反列寧主義和反黨觀點”等罪名被解除了黨內外一切職務並被開除出黨。不過,正是由於有這種曲折經曆,在反對蘇聯模式和蘇聯控製色彩更濃1956年十月事件中,納吉又被民眾推上了總理的位置上。在就任的這十幾天中,納吉先是吸收少數民主人士參加政府,接著組建多黨聯合政府,最後宣布匈牙利退出華約組織而中立。這些舉措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挑戰的確是蘇聯模式和蘇聯權威。最終,蘇聯出兵鎮壓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的社會發展又回到蘇聯模式的軌道。

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被定性為“反革命暴亂”的三十多年中,納吉頭頂著“帝國主義走狗”、“賣國賊”、“右傾主義者”、“修正主義分子”等。1989年之後,匈牙利徹底否定了蘇聯模式的社會製度,也否定了將這種模式強加到匈牙利頭上的匈蘇關係,全方位地轉向了西歐。與此相適應,納吉也完全恢複了名譽,成了“主要民族獨立的傑出的國家領導人”、“社會主義改革政策的代表”。許多人拾起納吉在50年代曾舉過的旗幟,爭當他的遺囑的詮釋者和政治遺產的繼承者。但必須指出的是,人們隻是強調或放大了納吉對蘇聯模式的改革和對蘇聯控製的反抗,而絕口不提納吉對社會主義的終身追求。換句話說,如今烈士廣場上站立的納吉隻是一個民族愛國主義者,而不是一個社會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