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1)(3 / 3)

日月如馳。一女更棄背再周,去月穆鬆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延期官奴小女,病疾不救,痛湣貫心。吾以西夕,情願所鍾,唯在此等。豈圖十日之中,二孫夭命,惋傷之甚,未能喻心,可複如何。(此有兩帖,語小異。)敬親今在剡,其後複亡,甚不可言。

穰鐵不知已得。(一行短書。)行近遣書,想即至,此雨,汝佳不?得懸心。吾乏劣,力數字。

七月十三日告鄱陽兄弟,大降製終,去悔悼甚,永絕悲傷,痛懷切割,心情也。

諸葛[B066]者,君識之不?才幹好佳,往為錢塘著績,又入仆府,有以盡悉宰民之至也。甚欲自托於明德,雲臨安春當闕,爾者君能請不?仆必欲言。得佳長史亦當是君所須,既得裏人共事,異常故乃爾。須還告之。

人理不可得都絕,每至屬致,使人多歎。

十五日羲之報,近甚倉卒,得十三日音,知卿佳,慰之。力及陽主書,不一一,羲之報。會稽亦複與選官論卿否,吾誠敕敕於論事,然於弟尚不惜小宜,謂選官前意已佳,可不複煩重卿更思,必謂宜論者,必有違矣。

上下安也,和緒過,見之欣然。敬豫乃成委頓,令人深憂。江生亦連病,今已差。

知阮生轉佳,甚慰、甚慰。會稽近患下,始差。諸謝粗佳。

足下差否,甚耿耿。喉中不複燥耳。故知問,具示。王羲之白。

冷過,足下夜得眠不?隻差也,複何治?甚耿耿。長史複何似?故問,具示。王羲之白。遂無雨候,使人歎。得諸孫書,高田皆欲了。

得書,知足下患癤,念卿無賴,思見足下,冀脫果。力不一一,王羲之白。此賢懷所禮也,麵一一。

五月十四日羲之白,近反至也,得七日書,知足下故爾,耿耿。善將息。吾腫,得此霖雨,轉劇,憂深。力不一一,羲之。

適萬石去月五日書,為慰。尋得彭祖送萬九日露版,再破賊,有所獲,想足摧寇越逸之勢,宜適許司農書為慰,無人未能得重,故向餘杭間。(此注三行短。)因緣示致問,非書能悉,想君行有旨信。

伯熊上下安和,為慰。可令知問。叔夷子前恨不見,可令熊知消息。羊參軍還朝論長見敦恕,其為慶慰,無物以喻。今又告誠先靈,以文示足下,感懷慟心。又以表書示卿,政當爾不。

痛念玄度,立如誌而更速禍,可惋可痛者。省君書,亦增酸。

服食,故不可乃將冷藥,仆即複是中之者。腸胃中一冷,不可如何。是以要春秋輒大起,多腹中不調適,君宜深以為意。省君書,亦比得之,物養之妙,豈複容言,直無其人耳。許君見驗,何煩多雲矣。

袁彭祖何日過江,想安穩耳。失此諸賢,至不可言。足下分離,如何可言。

此段不見足下乃甚久,遲麵,明行集,冀得見卿。

得申近不問。(此五字一行。)謝侯。(此二字一行。)四月五日羲之報,建安靈樞至,慈陰幽絕,垂卅年。永惟崩慕,痛徹五內,永酷奈何。無由言告,臨紙摧哽,羲之報。(此一帖真草書。)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頓首、頓首,從弟子夭沒,孫女不育,哀痛兼傷,不自勝,奈何、奈何!

王羲之頓首。(此一帖行書。)二蔡過葬來居此,親親集事,而君複出為因耳。(此一帖草書。)九月十八日羲之頓首,茂善晚生兒不育,痛之惻心,奈何、奈何!轉寒,足下可不、可不?不得問多日,懸情。吾故劣,力不具。王羲之頓首。(此一帖行草。)十月十一日羲之敬問,得旦書,知佳,為慰。吾為轉差,力不一一,羲之敬問。(行草)。

二十七日告薑,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此一帖行草。)羲之頓首,念足下哀禍頻仍,承凶,悲摧不可勝任。無緣省苦,望酸,羲之頓首。(此一帖帶真。)羲之頓首,二孫女夭殤,悼痛切心。豈意一旬之中,二孫至此。傷惋之甚,不能已已,可複如何。羲之頓首。(真行。)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飲動,懸情。想小爾耳。還旨不具,王羲之再拜。(草書。)庾新婦入門未幾,豈圖奄至此禍。情原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此帖行書。)君服前賢弟逝沒,一旦奄至,痛當奈何,當複奈何。臨紙咽塞,王羲之頓首、頓首。(此一帖真行。)雪候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當不堪之,轉複知問,王羲之。(此一帖行書。)書末雲得諸為慰。知汝姨欲西,情事難處。然今時諸不易。得東安書,甚不欲令汝姨出。懇至,想自思之。(行書。)上下可耳,產行往當迎慶。思之不可言。(此一帖行書。)今付吳興酢二器。(真行。)一日不暫展至,恨叱而不已,便懷不果。東至可恨。思敘,想閑暇必顧也。

適都使還,諸書具一一,須麵具懷。

得征西近書,委悉為慰。不得安西許有問,不知何久。長風書平安,今知殷侯不久留之,甚善,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