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漸生抵牾(四)(2 / 2)

劉裕在京中的眼線也不止王謐一個,對於劉毅的小動作肯定一清二楚。但是劉穆之的一番話打開劉裕心中的另一片天地,讓他的心裏也燃起一絲叫做野心的火苗,於是劉裕就虛心地向劉穆之請教應對之策。

“揚州乃是國都所在,也是天下之根基所在,這樣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交給外人的,當初交給王謐,也是形勢上的迫不得已。現在有了機會,您還假手於別人之手,就要受到別人的製約,一旦在朝中沒有了替您說話的人,將來的危險實在不好估計,而且權利中心能進而不進,將來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和理由進去了,隻不過現在朝中已經拿出了所謂的決定出來,倒也不好明著反對。總不能我說要當這個錄尚書事吧。您就這樣說,‘中央地區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所在,輔佐君王的宰相一級官員,地位也非常重要。選定這樣的官員一事既然如此重大,便決不可以在外地隨便發幾聲空議論敷衍,最近我抽時間前往京都,再與你們一起充分地交下換意見。’等您到了都城,以您的身份地位,他們一定不敢越過您再把這個官職交給別人。”

劉裕聽了這番那是高興不已,馬上就入建康城述職,順便也討論一下這個宰相的職務到底由誰來當。大老板親到那劉毅還敢怎麼地?在408年二月,朝廷任命劉裕任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留在朝中輔政。(《資治通鑒。一一四卷》劉裕原來的徐、兗二州刺史的職務還在兼任。

他既是輔政大臣,又兼著三州的刺史,那權利也太重了,於是他上表請求去了兗州刺史之位,同時推薦諸葛長民擔任青州刺史,代替自己鎮守京口。

劉裕與劉毅這一回的暗中爭鬥以劉毅失敗而告終,就在劉毅心裏暗恨的同時,他的機會馬上就來了。

到了408年九月時,蜀中那場打了兩年多的仗,譙縱終於抵抗不住了,變身賣國賊,向後秦稱臣求救。姚興派遣平西將軍姚賞、南梁州刺史王敏統領大軍二萬人前來助戰。劉敬宣的軍隊也到達了遂寧郡之黃虎(今四川遂寧市射洪縣一帶),距成都隻有五百裏,這個形勢對兩方來說都是到了最關鍵時候,譙縱的輔國將軍譙道福集中主力大軍依據險死守。

雙方一直相持了六十多天,而劉敬宣的軍隊人數畢竟太少,也不能不顧損失的死命強攻,所以他始終無法打破這相持的僵局,到了最後軍中的糧草都快供應不上了。禍不單行,益州在古時多瘴氣,七八月的天氣最是煩熱,死了人又沒有及時處理好,劉敬宣的軍中發生了一場大瘟疫,下麵的死亡士兵又超過了總人數的一半,劉敬宣無法,帶著殘餘部隊撤退。(《資治通鑒。一一四卷》)

由於這次作戰失敗,劉敬宣不僅受到免官的處分,還被削減了封地的三分之一,而作為剿匪總司令的劉道規也被降為建威將軍,甚至就是劉裕這個擔保人也受到了降職的處份,劉裕當時是要自請遜位的,隻是朝廷不許,隻是將他的封號由二品車騎將軍降為三品中軍將軍,劉毅的心裏這下應該很高興吧。

到了此時,反正已經快撕破了臉,劉毅就在朝中多次上書要以重罪懲治劉敬宣,多虧了劉裕在朝中多方維護,甚至還派人貼身保護他,以防止他遭遇到不測之事。就連何無忌知道此事後也勸劉毅,讓他不要因為私怨影響公務,如果真要治罪,應該拿到朝廷上討論,劉毅看到這麼多人都不支持他,也隻得作罷,隻是見了劉裕的時候,還要時不時的譏諷兩句,說他用人不當。(《資治通鑒。一一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