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軍中的苦澀(2 / 2)

不過後來劉裕發了家之後,既使他娶了身份再高的女子或是再漂亮的女子,都沒有讓她們威脅到臧氏的大婦之位,而且他做了皇帝之後,追封他早死的元配為皇後,並且沒有再立皇後,再從另一方麵來講,他對女兒劉興弟的寵愛還在幾個兒子之上,後來的皇帝劉義隆看到姐姐劉興弟都有些害怕她,也是因為小時候的陰影吧。

劉裕在軍中用錢開路,再加上他的人又很會說話,在軍隊裏學到了很多東西。劉裕多年的好勇鬥狠,潑皮的武藝都是不差的,而且京口這個地方習武成風,是以出強兵聞名的,想當年,權傾天下、差點滅了晉朝的大司馬桓溫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京口這個地方真是個好地方,又有好酒,又有好兵,隻可惜落到了郗愔那家夥手裏去了,明珠暗投啊。”,(注:《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晉紀二十四),當時的京口出名酒曰京清,天下聞名。(注:《至順鎮江誌》引《輿地誌》稱:“京口出酒,號曰京清,埒於曲阿”)

隻是劉裕確實是草根出身,他知道自己沒讀過書,不知道地理山川,不知道兵法謀略,將來就做不到將軍,更做不到主帥,所以劉裕同誌發揮他天生好學的精神,不恥下問,天天問這個問那個,在軍中很是出了名的“十萬個為什麼”,直到某一天遇到了他在軍中的第一個貴人,北府大將孫無終,孫無終當年是和劉牢之他們一起入的北府軍,關係很鐵,孫無終一看到劉裕,就眼前一亮,好家夥,八尺大漢啊,相當於現在186公分的身高啊。而且還愛學習,不錯。“嗯,小夥子,你願不願意跟我啊?”孫無終問道,劉裕是什麼人?京口的人精啊。他立馬上前拜倒,“師傅,我以後就跟你混了啊。”

從此,孫無終就把他帶在身邊親自調教,還把他提為自己的行軍司馬,親自教他戰陣攻伐之術,學了沒多久,劉裕同誌就發現,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聰明的原因,這個老師可以退休了,孫無終也有些感歎,“寄奴啊,師傅現在也沒什麼可教你的了,為了不影響你的前途,我決定把推薦到現在的北府名將劉牢之麾下任參軍,你願不願意啊?”

劉裕就知道眼前這個人對自己確實是推心置腹,把自己當弟子看待,他感動地說,“師傅,我去,我以後發達了一定不會忘記您老人家的。”孫無終隻是揮揮手,給劉牢之寫了一封信,讓劉裕親自去見劉牢之。

劉牢之出身於晉朝的將門世家,祖父是西晉武帝時的雁門太守,父親劉建則是東晉的建武將軍,他少年就以武勇成名,377年謝玄組建北府軍時就投入他的麾下,在入伍的第四年就打退過前秦的進攻,他的成名之戰是在淝水之戰中,以5000精兵夜襲駐洛澗的前秦先鋒部隊,一戰成功,斃殺前秦15000人,對整個戰役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此以後官越做越大,他此時已經做到彭城內史,輔國將軍,隻是朝廷派了一個大佬叫王恭來壓製他,王恭乃是太原王氏的嫡係,家門高貴,便看不起出身不高的劉牢之,兩人之間很是有些嫌隙。

劉裕見到劉牢之後,奉上了孫無終的信,外甥何無忌又不停地在旁邊吹風,“舅舅,這個劉裕是和我一起長大的,我很了解他,他加入北府軍就是自己人,而且劉裕很聰明,以後也好多一個人來對付王恭啊。”劉牢之也覺得外甥說得有道理地,再加上他也姓劉,都是一家人嘛。

於是,劉牢之終於決定任命他為自己的參軍,劉裕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