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一切照舊,歌舞絲竹,不曾停歇,而行到側門處的夏宇軒,則巧遇了一名年輕絕色的女子。
靜心一打量,正是白天廣場上的另一朵定安國花——那位身作鵝黃儒裙的相府千金趙欣然。
“趙小姐,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裏? ”夏宇軒有些好奇的過去。
見出聲的是白天與季涵在廣場比試的女子,趙欣然顯得非常詫異,但她沒有瞧不上對方的醫女身份,而是朝著夏宇軒友善一笑,接著親切的道明原因,“裏麵太過吵鬧,欣然有些不適應。”
聞言,夏宇軒回以一笑,同時不禁感慨,竟也有人與她一樣,適應不得大殿的喧鬧。
經過一番對話後,她亦發現趙欣然知書達理,性子又十分溫和,竟完全不同於將門出生的季涵。這樣接觸下來彼此倒也很是投緣,於是各自坐下,更加深入的聊了起來。
片刻後,大殿之內,聽得幾曲清音後,蕭弘突然發聲,忍不住毛遂自薦:“蕭某剛才晚來,現特意撫琴一曲,獻給皇上和各位大人以當助興!”
“如此甚好!”話音剛落,東方祁連大喝一聲,接著那些大臣們也連忙出聲附和。
殿外夏宇軒與趙欣然越發熟稔,趁著殿內人聲鼎沸,無人關注她們的空隙,兩人也悄然進到殿中。她們剛在夏宇昂身邊的位置坐下,恰好看見蕭弘自顧自的上前,而他身後的副將範子健,便命人將古琴置與大殿的中央。
撥動琴弦前,蕭弘與靖王相視一笑,接著他的副將範子健,便靜靜立在了靖王身後。
下一秒,琴弦忽地撥動,刹那間彌漫於整個大殿,仔細聽來,旋律激昂慷慨,很是壯觀蓬勃。
如此,少數懂音律的人隨著琴音,陶醉地閉上雙眼,他們靜心感受著樂曲的悲壯,甚至在某個瞬間,聽者亦能感受到彈奏者無所畏懼的心情。
琴音譜到高潮處,沉醉其中的夏宇軒猛地睜開眼,因為她驚奇的發現,蕭弘彈奏的這首琴曲,竟有幾分像是後世失傳的《廣陵散》。
《廣陵散》源於河間雜曲《聶政剌韓王曲》, 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曾一度流失,絕響一時,後經大師打造磨合,才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重回人間。
琴曲內容主要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身亡的悲壯故事。
想到此,夏宇軒一驚,目光轉向蕭弘,秀眉不由得收緊。她在那冷峻的眸中,看到了一種叫做憂傷的東西,心底不禁有些蹊蹺起來,他的背後到底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如若不然,誰能讓冷然的他,如此激烈的憂傷!
五歲開始,夏宇軒接觸音律,將近二十年從不間斷,現在的她不僅能辨出個中水準,更能身臨其境地體驗彈琴者的心境。
難道說蕭弘和聶政相同,有一段未報的血海深仇,可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誰又會是他的那個仇人?
“蕭將軍好琴藝,今日能夠一聞,實在是三生有幸!”一曲終了,首先出聲讚賞的是季渙,當朝老將軍,亦是季涵之父,從他的表情看來,似乎並不知道此曲的來由。
“老將軍過獎,蕭弘獻醜了!”拱了拱手,蕭弘立起身形,去到靖王那桌,竟也不動聲色地坐在了夏宇軒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