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不是個特別大眾的題材。
這種點歪了科技樹的拚湊式世界觀八九十年代曾經流行過。一種虛構的動力,粗糙繁複的機械,就足以推動世界的變革。這樣的設定,夠暴力。
然而二三十年過去了,更加新奇有趣、為大眾所接受的設定來來去去,一茬又一茬;曆史的車輪縱然還沒把蒸汽朋克甩下去,這家夥也很難排進頭等艙了。
好死不死,《蒸汽偃師》還一腳踩進了核心定義至今不明的東方奇幻。
盡管如此,也不是沒有人采用過這種拚湊之上再拚湊的設定,其中更不乏優秀的作品:如priest的《殺破狼》,長鋏的《九州·垂天之雲》,江南的《天之熾》《荊棘王座》,包括同一背景下滄月的《風玫瑰》,都有相對完整的設定。
將選擇範圍放大,仔細去追尋,還能在更多充滿想象力的作品中看到東方蒸汽朋克的痕跡。
東方奇幻中,完成度相當高的“九州”世界觀下,“河絡”一族就是典型的蒸汽文明。今何在和潘海天等大神,還特意出過《九州幻想·四時好》這樣一本專門講述“蒸汽九州”的特輯。碎石和拉拉的《周天》係列,也出現過大量精密複雜的巨型機械。甚至王小波《紅拂夜奔》裏的大唐,也是個充滿瑰麗細節的蒸汽朋克世界。
更為自由、也更強調設定的則是遊戲作品。《劍網3》有遍地機甲的唐家堡,《古劍奇譚二》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偃術,《軒轅劍四》開篇就是機關鳶,《仙劍奇俠傳四》出現了女偃師夙莘……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大篇幅地采用了蒸汽朋克設定。
影視作品中,馮德倫的《太極》係列是蒸汽朋克x功夫奇俠的混血;繪畫界,香港插畫師JamesNg有過大量概念插畫……
那麼,東方奇幻x蒸汽朋克,究竟是什麼呢?
允許想象力蓬勃生長的世界,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條條框框。
作為設定的蒸汽朋克,就如其世界觀下叫人眼花繚亂欲罷不能的機械一樣,根本上隻是推動變革的工具。我真正渴望的,是能夠借由蒸汽的助力,講好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