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培育城市核心價值觀重在創新實踐(1 / 2)

鄧翠香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群體判斷社會事務時所依據的是非標準和處理問題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城市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共同推崇的為人方式、處事態度和精神狀態。太原市提出“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蘊含著對曆史傳統的提煉、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未來發展的期望,是引領全市人民實現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的一麵精神旗幟。我們要以城市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提振士氣,努力在實踐創新上下功夫。

創新社會管理體製:改進收入分配製度、住房管理製度、社會保障製度,推動就業、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均等化,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尊嚴地體麵生活。讓製度成為“包容”的厚土,“尚德”就有了成長的空間。這有助於形成多元和諧的局麵,奠定實踐城市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基礎。

城市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公共價值觀,它的形成、發展和完善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全體市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動,必須要經曆一個理解、認可和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宣傳引導,更需要創新實踐。從一定意義上講,創造適合城市核心價值觀成長的土壤或社會條件可能更為重要。“包容”首先是製度性的包容。當前,我們的社會普遍存在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健康安全等問題,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之間收入差距很大,付出同樣勞動得到的報酬相差很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性質的單位之間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程度差別很大,獲得同樣保障付出的成本相差很多……百姓對部分人因為體製原因享受優惠住房、廉價社會保障心存不滿,對因為權力占有就業機會、教育機會心存抱怨。社會上的焦慮情緒、不平衡心理都是影響和諧的因素。就太原而言,這些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們必須從製度上實現“包容”,讓一切生活在太原、願意來太原的自然人、法人都能享有平等生存與發展機會。古人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裏的“倉廩實”和“衣食足”就是尊嚴,就是今天的生存與發展權利。當我們城市的每個人都能實際體會到被“包容”的時候,那麼“崇德”的傳統就會得到發揚光大,一個海納百川、多元和諧、向善厚德的太原就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創新幹部管理方式:改進幹部考核內容、考核辦法,完善幹部培養、交流製度,著力激發幹部隊伍的責任感、使命感,塑造陽光政府形象和高效政務環境,團結、影響和帶領全體市民以“崇法”、“誠信”為行為標準。這有助於形成公平正義的環境,增強實踐城市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導向。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不同層級的幹部都是從群眾中成長起來的精英,是我們完成一切任務的組織保證。培育和弘揚城市核心價值觀,同樣需要靠各級領導幹部和全體公務員的宣傳、組織和實踐。太原市在提出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又提出了“忠誠、為民、務實、卓越、廉潔”的公務員隊伍核心價值觀和“公、廉、嚴、能、信”的領導幹部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核心價值觀”互為聯係,一脈相承。這足以說明,我們特別重視幹部隊伍在培育城市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影響和帶動民風、市風。應當肯定,從整體上看,我們的幹部隊伍是好的,大多數人都積極肯幹並且為完成職責盡心盡力。但是,我們同時也得承認,相當一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精神懈怠的問題、能力不足的問題、脫離群眾的問題和消極腐敗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創新幹部管理方式。在幹部考核上,我們要以與科學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經濟指標作為考核幹部的基本內容,把經濟發展引導到民生改善上來;把群眾公認作為考核領導幹部的重要尺度,群眾滿意才是最大政績。在幹部培養上,我們要注重豐富基層工作經驗,隻有了解民情、市情、國情,才能激發起幹部的責任感、使命感,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盼,辦群眾之所需。“實踐反複證明,與群眾接觸多了,官僚主義就會少;與實際接觸多了,主觀主義就會少;與民情接觸多了,形式主義就會少”。在幹部選任上,我們要優先任用那些敢於擔當,積極探索,勇於實踐的人。山西綜改試驗區是太原實現率先轉型跨越的重要機遇,特別需要一大批幹部帶領大家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幹,在嚐試中尋求機會和成功。這樣,我們就能大力提升領導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營造“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形成“崇法”、“誠信”的社會環境和行為導向,從而帶動全體市民以“崇法”、“誠信”作為行為標準,形成公平正義、誠實守信的文明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