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急公好義薪火相傳(2 / 2)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領導抗日統一戰線立足太原,使這裏被稱為“小延安”,成成中學成立了師生抗日誌願隊譜寫了一曲抗戰凱歌。書法大家趙昌燮抗拒日偽籠絡,避後佯死,友人祭奠,他笑說:“今日我之活祭,勝洪承疇多矣!”在太原城鄉像這樣的尚德愛國誌士代不乏人,史不絕書,說不盡,道不完。正如歐陽修詩稱“並門自古多英豪”,耶律楚材詩稱“並門自古出英雄”。太原這座名城經過輪番的曆史疾風暴雨,城毀城建,屢敗屢戰,始終雄姿英發,巍然於三晉大地。

進入新時期,太原人民投入現代化大都市的建設,又湧現出一大批急公好義、公而忘私的先進群體和人物,如晉軍千裏馳援入川,救助汶川大地震,便是明證。當今再度掀起學雷鋒的群眾性熱潮,太原人民尚德的核心價值觀,賦予了新的時代精神,在黨中央、省委、市委統領下,太原人民奮發圖強,一代又一代地薪火相傳,將尚德理念發揚光大,促進轉型跨越,再鑄輝煌。溫故知新,繼往開來,太原的明天將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