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淳厚的尚德之風與繁盛昌達的文風亦交相輝映。太原文學藝術大師級人物燦若星辰。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昌齡、王之渙、王翰,宋代著名書畫法家米芾、“元四家”中的白樸、《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均是太原人。在他們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中,洋溢著太原人固有的愛國、曠達、真誠、豪放、仁愛的思想光芒和藝術魅力,是太原人乃至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至今讀來都會給人以藝術的滋養和情操的激勵。
太原地處華夏腹地,表裏山河,又與北方許多少數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儒釋道思想交相浸染,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無數次交融,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大交流,形成了太原人既溫文爾雅又熱情豪放,既寬容柔韌又真誠實在的特征。因此,每當談及晉陽文化,人們很難概括出鮮明簡潔的特點,很難簡單用所謂“佛教文化”、“大院文化”、“根祖文化”這樣的詞語來概括。但筆者認為,尚德,就是晉陽文化最鮮明的一個本質特征。無論太原人的性格中呈現多麼複雜的多重性,但太原人骨子裏,永遠抹不掉的,其實就是厚德重義的文化基因。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太原湧現出一大批以高君宇、彭真、賀昌、徐向前、薄一波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湧現出以當代愚公李雙良為代表的許許多多先進模範人物,可謂英雄輩出,群星燦爛。李雙良身上體現出的“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主動為企業分憂解難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為企業發展勇於奉獻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企業創造美好未來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不僅是太鋼的精神財富,也是全市的精神財富。它將激勵著太原人民為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奮發進取,再鑄輝煌。尚德,文明之根,立國之本,民族之魂。這個特點,在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太原,體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在全市上下向新的目標奮進的征途中,將向善厚德、重禮守節的城市品格,納入城市核心價值觀,就顯得格外重要與意義非凡了。尚德的文化基因,已深深地溶化於這個城市的血脈之中,將一代又一代地繼續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