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效
城市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根本要求,突出了太原的地域特征、曆史傳承、時代特點、現實需要,貫穿於全市人民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共同追求中。我市以此對內凝心聚力,對外樹立形象,提振城市精氣神。
展示多元和諧的開放胸襟,以包容一切的氣度構築幸福家園。我市著力推進綜改試驗先導區建設,實施包容性發展,塑造新太原的國際視野、全國眼光、省會氣度、現代標準。大氣魄開放式發展。我市加強與京津地區的對接和環渤海城市的合作交流,努力建設北京最大的副中心、衛星城和產業承接地。積極推進太原都市圈建設,統籌推進太原晉中共建,實現優勢互補、經濟互動、資源共享。我市堅定不移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加大以企引企、以商引商、以僑引商力度。我市大力開展“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年”,嚴查嚴辦一批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效能低下、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為。大力整治“吃拿卡要”,創優發展環境,推動項目落地,著力打造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的太原速度,引進建設了一批裝備製造、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大、進展快。大胸懷包容性發展。今年我市被評為“幸福城市”。在打造最有人情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進程中,我市全麵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著力改善民生,強力推進“十件實事”,和諧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提出“進入太原市,就是城市人”的理念,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實施居住證管理製度,加強社區警務室建設,試行暫住人口“行政合同管理法”,實現均等化服務,為近百萬流動人口的工作、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敞開懷抱解決義務教育階段的來並農民工子女免費入學,一年來達84000餘人。全市設立法律援助站105個,法律援助室782個,開通了“12348”24小時法律服務熱線,建立起市、縣、鄉三級法律援助網絡,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我市農民工維權機製已基本形成“有困難找工會、有疑問找法律援助、有投訴找勞動監察”三條途徑。
突出向上向善的寶貴品格,讓點亮的道德燈塔映照城市之美。我市把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加快建設文化強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具體實施“六大工程”,著力構建共有的精神家園。紮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加快建設全省和諧社會的首善區。我市將城市核心價值觀貫穿於城市清潔工程各項宣傳教育活動中,“太原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氛圍日漸濃厚,“建設一流省會城市,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清潔做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市大力推進社會誌願服務活動,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誌願服務理念,著力打造“三關愛”誌願服務品牌。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開展“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主題活動,全市60萬未成年人積極投身學雷鋒活動,身體力行“心向黨、愛勞動、有禮貌”的價值追求。以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為統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文化娛樂、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引導市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在全市婦女中開展“我愛我村、我愛我崗、我愛我家”等主題活動,推出以“十大傑出女性”、“三八紅旗手標兵”、“三八紅旗手”、“五好文明家庭”、“傑出婦女企業家”等一批先進典型,讓城市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期婦女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旋律。實施“百院興醫”工程,開展“修醫德、強醫能、鑄醫魂”主題活動,在全市社區服務機構開展“學習梅奧精神,服務百姓需求”活動,把“患者的需求至上”理念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付諸行動,促進了醫患和諧。堅持學生養成教育,廣泛開展文明禮儀係列教育活動,組織召開了全國中小學生養成教育現場會。道德力量潛移默化,城市方方麵麵的文明指數在逐步提高。
表現尊崇法治的文明風範,以維護法律權威來堅守社會公正底線。我市紮實推進“法治太原”建設,市委出台《關於加快“法治太原”建設的意見》,市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加快“法治太原”建設的決議》,市政府印發《2011—2015年“法治太原”建設實施綱要》,“法治太原”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市積極推進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突出社會管理立法,加強經濟領域立法,注重環境保護立法,發揮了地方立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規範、引導和保障作用。加強依法監督,支持和促進了“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圍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重點工作作出有關決議決定,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我市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出台《太原市城鄉清潔工程管理辦法》、《太原市行政審批管理辦法》等一批行政法規,政府法製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創新績效考核辦法,打造全省最好、全國一流的發展環境。我市全方位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工作,推出了一批社會管理“太原模式”新舉措。全麵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紮實推進懲防體係建設,從源頭上治理腐敗。全麵啟動“六五”普法,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完成了“法治太原網”的建設,全民法製宣傳教育普及率超過85%,推動在全市形成人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市檢察院公訴三處,在正確行使檢察權中體現“崇法”精神,最大限度地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市司法局建立完善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製教育工作網絡,學生犯罪率控製在萬分之零點一以下。
體現誠信為本的人文情懷,從構建現代信任機製入手打牢價值基石。“瞄準全國一流、打造太原速度”,我市把效能政府作為最大的發展優勢來打造,以流程再造為核心、績效考核為導向、行政文化為靈魂“三位一體”整體推進效能政府建設,真心實意為企業減負,優質高效為群眾服務的風氣已然形成。我市深入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人際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在全市形成和睦友善、明禮誠信的良好氛圍。把政府誠信放在突出位置,市政務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建設誠信政府的窗口作用,推行陽光政務,實施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形成了以承諾、公開、服務、監督等為主要內容的政務誠信體係,為群眾、企業、社會提供了規範高效優質的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傳承“誠信為本、利以義製”的數百年晉商精神的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信用太原”建設。市工商局加強信用分類監管,大力發展和培養“守重”企業,創建誠信守約的市場環境。市郵政局以“用戶是親人”為活動主題,以“質量好服務好環境好群眾滿意”為著眼點,全麵打造郵政誠信服務體係。市商務局把商務誠信貫穿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在全市商貿企業中開展了“爭當誠信經營排頭兵”活動,大力倡導“誠信為本、創新進取、自強不息、協力同心”的新晉商精神。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建立追溯製和環節監管責任製,構築誠信經營、規範流通、放心消費信用安全保障體係,為企業誠信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