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星看那人時,隻見他白須白發,正是在小酒店中邂逅的那個身懷高明武功的老者,當下歡聲叫道:“老伯伯,你好啊!”伸手拭幹了眼淚。
那老者向他點頭微笑,待得葫蘆中酒滿,翻身下樹,不待葫蘆倒地,伸手抄起了葫蘆。從地上拾起塞子,塞住葫蘆口,遞到他麵前,微笑道:“你的酒又回來了。”
李晨星心中甚以為異,說道:“老伯伯,你……你這是變戲法麼?”那老者微笑道:“不是,這是武功。你說好不好?”李晨星拍手道:“好!好極了!真是有趣!嗯,是了,適才樹上落雪,也是老伯伯……以武功所為了?”
那老者微笑點頭,咳了兩聲,問道:“他們怎麼這麼多人欺負你一個?”李晨星歎了口氣,從兩年前說起,將事情的原委細細說了一遍。這件事,向來隻他父親一個人知道,而他兩年來幾次和眾小孩爭鬥而受辱的事,卻怕父親傷心而盡量隱瞞,不令其知曉,這一日方得向這老者盡吐心中積鬱委屈。那老者聽完後,撫摸他頭頂,溫言道:“嗯,你這孩子很好,有骨氣,又聰明勇敢,錯的是他們。”李晨星聽得這老者如此說,不知怎地,心中一酸,眼淚又是一滴滴落將下來。
那老者捋須沉吟,說道:“不過……這事可有點奇怪的地方。丹山派的道士怎會如此不講道理?那道士是誰?你可知道麼?”李晨星道:“這個……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不過他背上背著把劍,那劍整個是藍色的。”那老者道:“嗯,原來是玄藍這小道士。”李晨星奇道:“咦!他可不是小道士啊,胡子都一大把了,他名字叫玄藍嗎?我還見過幾個和他穿同樣衣服的老道士,他們所背長劍的顏色卻不一樣,有紅的、綠的、還有黃的。”
那老者道:“嗯,那是丹山派的‘七彩道’。”尋思:“這可奇了,丹山派的七個小道士都是一身正氣,在江湖上名聲甚好,尤其素以抗金為己任,著實令人欽佩。玄藍這小道士我也見過的,怎能無端端地欺辱孩子?這其中必有緣故。”
原來當代丹山派輩份最高的為玄字輩七人,按長幼之序依次為玄紅、玄橙、玄黃、玄綠、玄藍、玄靛、玄紫,合成為“丹山七彩道”。丹山派乃於紹興年間由一位奇女子所創,那位奇女子因為生平一件大傷心事而出家為道,後遍讀道家經藏,自成武功,成為一代女俠。後來她一則是因為那件大傷心事,二則也見金人殘暴,欺壓漢人,便決意以抗金為餘生誌向,這才在位於宋金邊境、洪澤湖畔的丹山之上開宗立派,收徒傳藝,以事抗金。那丹山又名“老子山”,相傳老子曾在此煉丹,故而得名,原是道家聖地。她一生共收了七個徒弟,便是當今的“丹山七彩道”。這七人深得師父真傳,廣收門徒,傳授武藝,在江湖上扶危濟困,俠名播於江湖,又能秉承師父遺誌,素以抗金為己任。因之丹山派在江湖上備受推崇,素為武林中人所敬服,創派雖隻七八十年,但在江湖上已能和享譽千年的少林派齊名。江湖上有道是:“北僧南道”,創派如此之短,享名如此之盛,這丹山派可說是武林中的一個奇跡。
那老者心下沉吟,不自禁地想起了遙遠的往事,驀地裏一陣心酸,彎腰大咳起來。李晨星叫道:“老伯伯,你沒事吧!”但見那老者咳得氣也喘不過來,不禁憂急無措。忽地想起這位老伯伯喝酒似能止咳,忙將酒葫蘆遞過去。那老者卻擺擺手,將酒囊裏的酒一口氣喝幹,咳勢稍煞。李晨星道:“老伯伯,夠了嗎?”那老者喘氣道:“沒事,沒事!”眼望遠方,長長歎了口氣。
李晨星目不轉睛地瞧著那老者,滿臉關切之情。那老者將神思收回到眼前之事上來,嘴角邊現出微笑,說道:“那兩個丹山派的小家夥兒如此可惡,你敢不敢跟我學上幾招,去跟他們較量一下?”李晨星一聽這句話,當真是心花怒放,連叫:“妙極!妙極!那還有甚麼不敢的!”歡喜之下,聲音也發顫了。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