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中國家庭大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充斥於報端的對於家庭中“小皇帝”的討論,往往使人忘記了白發蒼蒼的老年人在過去的漫長歲月中,曾經是家庭和社會的權威。在敬老風俗逐漸失落的同時,人口學家們卻在驚呼老年社會的降臨,中國老年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在二十一世紀初就將達到西方老齡化國家的水平。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從人口膨脹的困境中走出,又將麵臨著老齡化社會的挑戰。在曆史上,中華民族曾經以敬老養老的禮儀和風俗聞名於世,這種已深深紮根於民族潛意識中的古老傳統,仍然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頑強地表現出來。我們難道不能在學習世界上其他老齡化國家贍養老人之道的同時,向自己的曆史尋求更為豐富的經驗與借鑒嗎?

當然,作為對中國古代民間風俗和文化的研究,這一個題目不僅有現實意義,也是饒有趣味的,敬老養老風俗,無疑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些,就是我們寫作這樣一本小冊子的動機。不過,由於資料的零散和收集整理不易,本書的內容還不完善,論述也有待進一步深化,亟須讀者的批評斧正。

本書的第一章至第七章由謝元魯撰寫,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由王定璋撰寫。在寫作過程中,得到西北大學葛承雍先生的熱情支持與鼓勵,在此表示深切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