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藍海思維:以尊為爭,價值創新(1 / 2)

《藍海戰略》是2005年哈佛向全球推出的一種價值創新的戰略思維方式,它認為過度強調降低成本、改善效率,隻在原有的市場進行差異化消耗,終究會落入企業削價競爭的“紅色海洋”,鼓勵企業跳出競爭者圈子,把策略焦點從競爭對手身上移開,專注大局而非數字,超越現有的需求,並且為客戶創造更有價值的創新,大膽改變原有的市場遊戲規則,才能從“血流成河”的激烈競爭市場中,開創出無人競爭的“藍色商機”。

企業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市場上存活下去,需要采取藍海策略,對員工來說,又何嚐不是。經濟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普及,讓我們每個人接受的是同樣的信息和知識,如何在有著相同知識背景的人群中脫穎而出呢?如何展現你獨特的個性,讓別人覺得你雖然不是最好的,卻是不可替代的呢?企業的藍海戰略或許可以給我們每個人一些啟示。

開發藍海,是最有效的策略

20世紀80年代以來,邁克?波特的競爭戰略成為企業戰略主流思維,其核心思想是以競爭為中心的“紅海戰略”。

2005年,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出版了W?錢?金(韓國)和勒尼?莫博涅(美國)合著的《藍海戰略》。很快,這本書就席卷全球,成為出版商、民眾、企業和學者們競相討論和追逐的對象。

“紅海”代表已知的市場空間,在紅海中,每個產業的界限已經被劃定並為人們所接受,競爭規則也已為人們所知。企業試圖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擊敗對手,奪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空間越來越擁擠,利潤和增長的前途也就越來越暗淡。最後產品成了貨品。

與紅海相對,藍海代表著待開發的市場空間,代表著創造新需求,代表著高利潤增長的機會,也就是說,藍海是未知的市場空間。

當前經濟全球化,競爭日趨白熱化,許多公司都在削價競爭,形成一片“血腥”的紅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在競爭中求勝,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能隻顧著打敗對手,而是要在紅海當中拓展現有產業的邊界,開發出還沒有被開發的藍海,形成沒有人競爭的全新市場,這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藍海戰略一舉顛覆了傳統思維模式。傳統模式:一是隻注意現有客戶;二是進行更加精細的客戶細分。“藍海”反其道而行之,關注潛在客戶,而不隻著眼於現有客戶;致力於大多數客戶的共同需求,而不是注重客戶的差異化。

藍海戰略實質上是“敢為天下先”的一種比較科學的思維方式。一些大企業已有過實證的案例。例如1992年格蘭仕從服裝行業挺進家電,直接殺入全國微波爐行業“紅海”中,短短五年時間,把微波爐行業變成了自己的“藍海”,又是何等氣壯山河、智慧橫溢的創舉!又例如,2005年末,美的集團在全國家電行業率先發布藍海戰略,推出中、美、日三方聯合創新的“天鑽星”產品。雖然仍屬於差異化概念,不完全是真正意義的藍海戰略,但探索精神可嘉。

2007年3月,盛大宣布獨家代理唯美德公司開發的網遊巨製——蒼天,實現了繼“傳奇”之後的再次合作。發布會上,陳天橋再次表示盛大將繼續藍海的探索,而“蒼天”就是一個藍海遊戲的典型案例。

“盛大從來不會做紅海式的、互相侵占資源式的競爭,包括我們的免費模式,並不是以免費來增加惡性市場競爭,而是在免費了以後我們有了新的方向。”陳天橋表示藍海思維的應用將仍然是盛大的戰略重點。

“最近歐美網絡遊戲的產業發展,以及對全球化、世界扁平化的趨勢,歐美進入網絡遊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也在積極地關注,並且我們也在積極地尋找和歐美遊戲合作的一片藍海。”陳天橋認為遊戲大作應該已經是在市場上被檢驗成功的,或者是一支已經被證明有過成功產品開發經驗的團隊開發的遊戲。在這一點上,歐美和日本的手柄遊戲遙遙領先於網絡遊戲。

對陳天橋來說,這一次也許又是一個先破後立的藍海型機會。“像這次‘蒼天’的遊戲,它是用手柄來玩格鬥類的遊戲,但是,我們中國好像還沒有這種的例子。我覺得它既代表3D遊戲,也代表了歐美流行的方向。我覺得這款遊戲就可以代表我們對未來遊戲發展趨勢的思考。”

藍海思維規避了紅海競爭中的白熱化競爭風險,擺脫既有市場競爭者,開創無人競爭的“藍海”,通過改變競爭疆界,使在原有市場中競爭力低下的企業,在新市場空間中迅速成長,並成為競爭的優勝者。

避實擊虛,繞過鋒芒

二戰期間,法國為了防禦德軍入侵而澆鑄了堅固的“馬其諾防線”,防線也的確固若金湯,正麵攻擊的德軍傷亡慘重,不能靠近防線一步。但是閃擊戰之父海因茨?古德裏安將軍的坦克卻繞道比利時,另辟戰場,從比利時和法國邊界打開一個大洞,德國部隊如洪水般穿過阿登森林,包抄法國部分,並孤立了“馬其諾防線”。法國軍隊土崩瓦解,法國也淪為納粹德國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