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融內部控製概述(1 / 3)

內部控製是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產物。而內部控製的產生和發展,促使了審計工作從詳細審計發展成為以評審內部控製為基礎的抽樣審計。因此,現代審計與內部控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在審計過程中,首先要評審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製——這是現代審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

一、金融內部控製的含義

關於內部控製(Internal Control)的概念,中外學者表述頗多,觀點各異。我們認為,所謂內部控製,是指單位為實現經營目標而製定並實施的一係列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程序、措施、手續和方法的總稱。它是一個屬於管理的範疇,是市場主體強化管理的一種自律行為。

金融機構為了有效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除了實行嚴格的金融監管之外,自身必須健全有效的內部控製體係。內部控製是金融機構的一種自律行為。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製的指導原則》將金融內部控製定義為:金融機構內部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和防範風險,對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從事的業務活動進行風險控製,而製定的管理方法、措施和程序。

上述定義反映了:內部控製是一個管理過程,這個過程主要由控製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交流、質量監督等環節構成。內部控製不僅僅是銀行的各種規章製度,其機製的運作要依靠銀行的管理層和全體員工來完成,所以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內部控製製度無論設計得多麼完整,機製無論運作得多麼順暢,它給銀行提供的隻能是基本的保證,而非絕對保障。內部控製用於實現銀行的戰略目標,即經營管理的有效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現行法律的遵循性。

關於內部控製,國外多講“內部控製”,國內多言“內部控製製度”。其實,內部控製與內部控製製度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用。內部控製製度是為了進行內部控製而建立的各項規章製度,是內部控製的具體體現,或者說內部控製製度是一個企業在其內部所建立的關於內部控製的製度群。所以,內部控製製度不是一種單一的製度,而是包括了企業單位內部所建立的各項規章製度。由此不難理解,當一個單位所製定的規章製度還是零散而不係統的時候,它們還不構成嚴格意義上的內部控製製度。隻有當一個單位全麵製定了有關的規章製度,並且它們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組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係時,才構成嚴格意義上的內部控製製度。

談到內部控製,與之密切相關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內部牽製。實際上,內部控製是由內部牽製發展而來的。所謂內部牽製,是指為了防止和及時揭露經濟活動中的錯弊行為,對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的處理,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分工掌管,以使其之間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一種機製。以內部牽製為主要內容而建立起來的有關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各項規章製度,即稱內部牽製製度。內部牽製的核心是合理分工,關鍵是相互製約。故而,內部牽製有兩條基本原則:一是不允許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包辦到底;二是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都必須受到其他人在其履行職責時的檢查核對,通過這種檢查核對,可以減少乃至杜絕錯弊的發生,即使一方有錯弊,另一方亦可以及時發現並予以糾正。內部牽製製度由來已久,幾乎與會計製度同時產生。凡是健全的會計製度,都包括內部牽製製度。最初,內部牽製隻是用來對錢、賬、物等進行管理的一種方法。如:銀行業中廣泛采用的錢賬分管、雙人臨櫃、雙人押運、換人複核、印押分管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內部牽製的具體做法。後來,內部牽製的基本原理逐漸地被應用於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麵,從而形成管理企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內部控製。

由此可見,內部控製是內部牽製的進一步發展,內部牽製是內部控製的重要組織部分,並且,內部牽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內部控製的優劣。如果一個單位的內部牽製尚不健全,那麼,它就肯定不會有健全的內部控製。

二、內部控製的目標和原則

(一)內部控製的基本目標

金融內部控製的基本目標主要有四:

1.監督實施目標,即確保國家法律規定和金融機構內部規章製度的貫徹執行

這是金融內部控製的第一目標。因為依法經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而執行內部控製則是規範操作、統一管理的有效保證。

2.自身發展目標,即確保金融機構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麵實施和充分實現

任何理智且有遠見的金融機構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條件來製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而內部控製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保證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麵實施和充分實現,否則,就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3.風險控製目標,即確保風險管理體係的有效性

對金融機構而言,風險既預示著挑戰,又影響其競爭能力,並影響其維持融資的能力及保持和提高其服務水平的能力。而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因此,內部控製應當確保風險管理體係的有效建立和正常運行。

4.穩健經營目標,即確保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時、真實和完整

及時、真實和完整的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是金融機構正確掌握和評價其經營管理效果的前提,也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有效信息披露的基礎,因此,也是內部控製的重要目標。

(二)內部控製的基本原則

建立金融內部控製,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保證內部控製的科學、合理和切實可行。這些原則主要包括:

1.全麵性原則

內部控製應當滲透到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覆蓋所有的部門和崗位,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和空白點,真正做到“無所不控”,並由全體人員參與,任何決策或操作均應當有案可查。

2.審慎性原則

內部控製應當以防範風險、審慎經營為出發點,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尤其是設立新的機構或開辦新的業務,均應當體現“內控優先”的要求。

3.有效性原則

要使內部控製充分發揮其控製作用,在各部門和各崗位得到貫徹實施,建立的內部控製必須具有有效性,即內部控製應當具有高度的權威性,要真正成為所有員工嚴格遵守的行動指南,任何人(包括董事長、行長、經理)不得擁有不受內部控製約束的權力,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應當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