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杭城,暑氣還沒退去,空氣中彌漫著水蒸氣和泥土的味道。人們還是懶得出門,室外遠沒有室內有空調陪伴這麼愜意,一壺龍井,一曲評彈,不是高雅,不是欣賞,隻是為了讓時光慢慢流淌、逝去……這是一個寧靜、慵懶的城市。
喧囂,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這裏是旅遊名城,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操著不同地域的語言和五顏六色的鈔票,爭先恐後的送到這裏,然後把錢留下,匆匆離去……這是個絮聒、忙碌的城市。
是日,是全國各大高校開學的日子。ZJ大學也不例外,雖然是全國著名的高校,有很光環籠罩,但是也沒有跳出全國教育體製之外,同樣需要向全國招收各種精英,來維係學校百年來的盛譽,當然這些學生也是學校發展的重要的經濟來源。
校門口,人山人海,前來報到的新生和陪同報到的家長們,就像商場打折,隻做兩件事――排隊、交錢,沒有人討價還價,也沒有人質疑商品的良莠。
“請問,這裏是中文係報到的地方嗎?”一個身材高大,衣著樸素的男生略帶靦腆的問道。
“啊?啊,是的,你叫什麼名字?”坐在報到桌後的兩名女生,抬起頭,看到隻是這個男生的頸部,又抬了一次頭,才看到前來報到人的臉,免不了驚訝。
“我叫關喆,沈陽的。”男生儒雅的笑了笑,回答道。
兩名女生從驚訝中回到了現實,忙著打開新生錄取名冊,找了起來,可是找了一遍又一遍,也沒有找到,微笑中帶著遺憾,再次抬起頭說:“真不好意思,我們係沒有叫關喆的人,你的錄取通知書帶了嗎?我幫你看看。”
男生也很疑惑,於是從自己的洗得發白的書包裏找到錄取通知書,稍作整理,交給拿著名冊的女生,同樣斯文的說:“不好意思,剛才來時候路上下雨了,書包淋濕了,這個通知書有點模糊。”女生接過通知書,仔細端詳。這是一張毛筆在宣紙書寫的通知書,隻有浙大中文係才有的,充分體現學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上麵字跡是學校的中文係主任的親筆,字跡雋秀超凡,是造不了假的,但是雨水的浸透,讓墨跡難免有些模糊,不容易辨認。
“這個也模糊了,你叫關什麼了,我再幫你找找看。”坐在一旁的女生說道。
“我叫關喆,就是兩個吉祥的‘吉’放到一起。”男生回答道。
接待的女生聽到後頓悟:“哦,哦,我知道了,有這個人,但是這兩個‘吉’放在一起……讀作什麼?哲?”一個女生很快回歸了正常,道:“遠道而來,歡迎來到浙大,這些是你的報道手續,一會兒會有人帶你去學校各處報道,幫你認路,不好意思了……”。旁邊的女生還沒等她把話說完,站起身,忙搶著說:“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今天的新生太多了,我們倆到現在還沒吃飯呢,這樣吧,不用等人來領你了,我帶你去吧,順便到食堂吃飯。關喆,是吧,走吧,我親自領你去,不過今天飯錢需要你出了。”
關喆看了看這女生,心想:“我剛到學校,還沒辦食堂的手續,就讓我請她吃飯?本來就是她們把名字認錯了,居然沒有絲毫的歉意,不過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的這個名字,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人不認識呢,因為這個字很少在現在的文學作品裏出現,一般都是在名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