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十、東方巨子——李嘉誠10(2 / 3)

李嘉誠對他所眷戀的鄉土,對他充滿愛心的人世從來都懷有誠摯的愛心,那種隻求默默耕耘、不計回報、無償付出的愛是感人至深的。

可以肯定地說,在中國的事情上,李嘉誠不管遇上什麼樣的困境,從來都沒有退縮過,一如李嘉誠自己所坦言的:“對於祖國,我永不言悔。”

20世紀70年代末期,李嘉誠第一次捐贈14幢“群眾公寓”的反哺行動,就曾經讓李嘉誠差點陷入哭笑不得的尷尬境地。

由於潮州有關部門考慮到解決更多的人入居,將租金提高而且規定每戶預交租金高達1000元,引起眾說紛紜。其中有些不了解具體情況的人,以為是李嘉誠要收高昂租金,大發“不義之財”,於是便大罵資本家就是資本家,絕不會真正為窮人著想,是為富不仁,等等。流言很快傳到香港,自然也傳到了正在以欣喜的心情等候鄉親們入居之喜訊的李嘉誠的耳朵裏。

李嘉誠“驚聞之下,深表關注”,馬上去信要求政府妥善解決此事。他說:“本人捐建民房,目的在使赤貧人家稍得幫助。倘所傳屬實,入居者須付高昂的租金,超出其負擔能力,則本人之捐獻已變成毫無意義。”

李嘉誠對貧苦鄉親因無力承擔租金而不能入住極為同情,決定再捐贈港幣100萬元,作為為鄉民向政府代交租金之用,至此住房問題才真正得到圓滿解決。而且李嘉誠寬容大度、善解人意的愛心也因此深入民心,使得那些純樸的鄉民獲悉真相之後,大為感動地在入住公寓門上貼出“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李嘉誠”的對聯。

1991年4月,由李嘉誠資助來港深造的一位50餘歲的汕大英文老師在香港的超級市場“拿”商品,以為無人看見,後被人扭送警署。這位教師卻張口說是李嘉誠給的錢不夠購物,不能寄禮物回家,所以才去偷。消息傳至李嘉誠耳邊,李嘉誠非常難過,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事後,他請來黃麗鬆博士和海外所有由他資助出國深造的人們,一起召開座談會,討論有關生活費用的問題,希望今後無論有什麼困難,直接找他本人,千萬不要再做出這樣有損國格、人格的事來。而且,善於寬容別人的李嘉誠在返回汕大辦公室的時候,聽說學校打算開除這名教師,就反對說:“不要置人於死地。這位老師雖然有錯,但也要給他留一條生路。這樣子將他開除出去,將來他的日子肯定很不好過,不如還是留他在學校繼續當教師吧!”

天性善良的李嘉誠,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生意場上,無不體現他內在人性之美。雖然他自己平淡度日,從不奢華,可是在奉獻的精神上他從來都是毫不吝嗇的。

李嘉誠關心貧苦、孤寡人士,不遺餘力地伸出援助之手;他創辦醫院,大力資助醫學研究事業,潛心發展醫學事業;他捐巨資興辦大學,培育人才,為發展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所有的這些事,無不為了大眾的幸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誠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不僅捐出巨資,而且他是從心底裏打算解決那些貧苦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更加體現了他善良的人性光輝。並且,這種善良的人性光輝也從他的出身淵源、家庭教育,以及他對待母親無微不至的孝心、愛心和他鮮明的生活意義、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27.最輝煌最偉大的事業

自1979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李嘉誠除大力支持祖國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外,也積極投資祖國內地。

他屬下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在1980年就設立和記黃埔(中國)有限公司,旨在“為集團之整體利益與大陸建立長遠全麵性之互利貿易關係,並且撮合中國與先進國家間之貿易及投資機會”。

該公司先後向中國內地提供了關於發電設備、製造橡膠輪胎的成套設備,有關飛機和直升機的製造及煤礦、建築、大船塢的特種海洋設備等,力促祖國內地四化建設的進展。同時也與內地積極發展貿易關係,他屬下的百佳超級市場和屈臣氏商店,每年都用10多億港元向中國購買國貨投放香港市場。

1980年起,他在廣州參與中國大酒店的投資建設,向大連造船廠訂購4艘大型遠洋貨輪。

從1984年起,“港燈”公司每年都向中國購買占生產總量10%的煤炭。此外,和黃集團從1987年起,先後與中國內地進行合作,成立“寶潔(廣州)有限公司”。

1988年,和黃公司和中國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英國大東電報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亞洲衛星公司,共投93億港元購入美製的“亞洲衛星1號”。以後,通過中國的“長征3號”運載火箭,於1990年4月7日成功地將衛星送入東南亞上空的同步軌道。

此舉不僅促使和黃、中英發展了越洋通訊業,促進了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航天新技術。

1991年9月,成立“恒和紡織實業(廣州)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外銷的優質毛巾。還與中國民航局廣州管理局及美國飛機服務公司合作,成立廣州飛機維修工程公司,為中國國內民航飛機提供維修保養服務。

1992年5月,李嘉誠於深圳與中國方麵聯合成立了中外合資的“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在8月份,又在上海金山集裝箱碼頭投下巨資從事港口及碼頭建設。

李嘉誠在立足香港發展香港、緊靠大陸積極支持並推進祖國四化建設的同時,也麵向世界,走向世界,積極尋求適合的投資機會,拓展在海外的投資。

1991年10月22日,他通過協和物業財務集團購入了美國紐約金融中心區的曼哈頓商業中心49%的權益,進軍美國,動用資金448億港元。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李嘉誠首次踏足美國的大型投資,態勢強勁。

在加拿大,李嘉誠和他屬下的“和黃”、“嘉宏”兩公司對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的股權實行增購到95%股權。

在英國,和黃集團的和記通訊(英國)有限公司從1990年起,已成為全英國四大蜂窩式無線電話服務公司之一。加上在此之前所收購的兩家電話公司,該集團在英國的用戶已大量增加,超過80000戶。和記通訊(英國)有限公司還成立了公用流動資訊服務附屬公司,於1991年在英國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網絡,並在倫敦廣大地區提供公用流動無線電話服務。

1991年1月,該集團又收購英國7家全國性傳呼公司,後又收購BYPS集團,並已充分做好準備,向英國電訊市場進軍。和黃集團的附屬公司和記通訊(澳洲)有限公司也已成為全澳洲的主要電訊經營者,業已建成一個為澳洲5個省份50000用戶服務的傳呼網絡。

和黃集團在泰國、馬來西亞分別擁有一間全國性的傳呼網絡的合營公司;在孟加拉也成立了提供蜂窩式無線電話服務的一家合營企業;在台灣則與台商合營一家提供秘書傳呼服務的企業。

和黃集團通過其亞洲首顆通訊衛星“亞洲衛星1號”為亞洲地區服務,還通過衛星廣播有限公司創設泛亞多頻道衛星電視服務。“衛視”的節目已能通過衛星一號播送至由日本伸展到埃及的廣大市場。衛視廣播在增加C頻道設備後,已能將大部分英語電視節目傳播至全亞洲各地的合適市場。該公司多元化長期性的拓展策略取得良性進展。

在采礦業,和黃集團與英國聯營的礦物及采礦公司在津巴布韋的金礦生產增勢良好。在加納的鑽探工程也收得滿意成績,還繼續在澳洲進行鑽石及金礦的鑽探工作。港燈集團除發展香港主要的核心業務外,1990年在印度已完成了柯維亞發電廠工程;在伊朗、泰國、印尼還有新工程,並繼續專注中國的利港發電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