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一、汽車之父——福特1(1 / 3)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一、汽車之父——福特1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1.少年天才機械技師

福特家族原本世代是愛爾蘭農民。19世紀中葉,愛爾蘭災荒,亨利·福特的祖父約翰·福特帶著亨利的父親威廉等三個孩子,遠涉重洋,來到美洲,在底特律北部一個叫迪波恩的村莊定居下來,拓荒務農。

威廉在農忙時幫附近的農場主幹活。農場主歐亨有個獨主女叫瑪麗。一來二去,威廉和瑪麗由相熟到相戀,最後結婚。這位瑪麗小姐便是亨利·福特的母親。

亨利·福特於1863年7月3日降生於世。

威廉這一天非常高興,天不亮就趕著車到10英裏外去請醫生。清晨,正好請回來,小亨利已迎著太陽於七點出生。母子平安,一切順利,況且又是個結實強壯的男孩,威廉一心想的是興辦農場,這樣一來,他的事業後繼有人了。威廉一高興,便慷慨地拿出5塊錢給醫生作酬金。在當時,對他來講,這已不是筆小數了。

迪波恩是個美麗的北方鄉村。亨利終其一生眷戀的一是母親瑪麗,一是家鄉迪波恩。他的感情很專注、持久,這大概與他性格中固執的成份是統一的。

就在福特出生的第二年,威廉·福特名下所擁有的土地已達到120英畝,也就是在這一年,威廉正式成為美國公民。

1869年1月11日,記憶力超群的福特永遠都記住了這一天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五歲半的福特跨進了學校的大門。學校離家有一裏路,教室是一座高聳的簡易的紅磚建築,頂端設有召喚孩子們從田野中歸來的鍾樓。福特的第一個老師是一位17歲的姑娘。事實上,學校裏大部分老師是女的,因為男人們要從事田間勞動。福特不是一個好學生,他隻有在非上學不可時才呆在學校,即使到了學校,也是人在心不在。上課時,他經常在下麵擺弄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作各種小動作,對這樣一個淘氣的孩子,老師也是無可奈何。福特的確是讓老師枉費苦心了,除了數學成績優秀以外,他的其他功課幾乎都是最差的。

福特成績雖然不好,但他有著極強的好奇心。

一次,他在學校裏製作了一個蒸汽渦輪,渦輪發動機被發動後,沿著學校的圍欄行進,當它達到高速運轉時,蒸煮器爆炸了,其中一大塊擊中了一個男孩的腹部,並把他打倒在地。福特驚呆了,他還沒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時,學校的圍欄燃起了熊熊大火並被燒毀了。自然,他受到了校方的懲罰,他的父親也被責令把學校的圍欄重新修好。

這次失敗與被處罰,大大增強了福特的好奇心。此後不久,他就把全部興趣都集中在機械方麵,達到如醉如癡著瘋著迷的程度。以致弟弟妹妹們不理解哥哥的愛好,常常嘲笑他。福特也懶得去向他們解釋,那是他的快樂天地。當然,弟弟妹妹總是防範著他,有了新玩具,尤其是帶有發條裝置韻玩具,不讓他看見,更不讓他摸到,以免被他肢解。後來他們解釋說,福特隻要看到機械的東西,就把它打開,探求它們的究竟。他也有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凡是機械的東西,看一眼以後,就能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不但會修理,並且能使它工作得更好。他有過許多小發明,如把毛衣針改製成一套螺絲刀,把媽媽的胸針改造成小鉗子。他還曾設計過一套裝置,使爸爸趕馬車回家時,不用下車就能打開和關閉大門。有一段時間,福特喜歡上了鍾表,總是把它們拆拆裝裝,在他的臥室裏,有一個他自己安裝的鍾表修理工作台和一套工具。他經常在天黑以後到鄰居家去收集壞了的鍾表,然後帶回來修理,有時通宵達旦。

1876年3月29日,也就是在福特12歲那年,母親瑪麗在產下她的第8個孩子後不久就離開了人間,僅留下了一張畫於1861年,也就是婚後不久的畫像。

瑪麗的言行對福特的一生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自己的回憶錄裏,福特滿懷深情地寫道:“她給了我勇氣、教我忍耐和自律,這是克敵製勝的法寶。她還教導我不要指望那些永遠無法得到的東西。當我受委屈時,母親常說,生活會給你帶來許多煩惱,你時刻會麵臨艱難、失敗和痛苦,但是你必須好好幹。你可以有同情,但切不要同情自己。”

福特在後來回憶道,母親經常對自己說:“認定要做的事情,切不可半途而廢。”

後來有一次,他和父親乘馬車去底特律,在路上看到一樁稀奇事。有一輛車不用馬拉,車上有一台蒸汽發動機,從發動機到後輪有一根鏈子,就這樣用自己的動力驅動車子前進。為了避免驚了威廉·福特的馬,蒸汽機車的工程師把機器停下時,亨利急忙跳下馬車,很快跑到這工程師麵前,提出一大堆問題,好心的工程師都給予解答。回家後,他就整天想仿製這樣的發動機,做個木質車身,並用一個五加侖的油桶當做鍋爐,以此減輕他因為失去母親的哀愁。

有這次經曆之後,亨利象個流浪者,終日在田地上度日,但不喜歡幹農活。父親規勸孩子常乞靈於他們對母親的懷念,說“你們的媽媽會要你們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對別的孩子有效,對亨利則無濟於事。父親毫無辦法地說:“亨利不是一個好農夫,他是一個修補匠。”也真是,亨利對上學越來越不感興趣,把很多時間用在拆表上,在擺弄機械上下功夫,夢想把它們放大成巨大的機車和動力發動機。因此,總想到有這些機器的底特律去。

1880年的一個早晨,剛滿17歲的亨利·福特,與過去一樣,和弟弟們一起離開家門,但他沒有到學校,卻搭上了一個農夫的大車,到底特律去。那一周裏,他沒有回家,他的父親終於在他借宿的雷培嘉姑姑家找到了他。父親想勸他回去幹農活,但亨利告訴父親,他已在密西根鐵路車廂製造廠找到了工作,不回家了。父親很痛苦地喊:“如果你認為這是你的選擇,你就在這兒,改變想法的時候就回家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亨利的少年時代伴隨著母親的去世就結束了。

2.夫妻創業王國初建

福特一來到底特律,就被城市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吸引住了。在此之前,他也隨父親不止一次地來過這裏,雖然每次都是驚鴻一瞥、來去匆匆,卻總有一種日見日新的感覺。他曾興奮地把自己的感覺告訴父親,而父親卻隻是不以為然地說:“孩子,你隻是看到了城市的表麵,卻沒有看到城市黑暗的另一麵。”老威廉接著反問福特:“知道美國之所以為美國,其最大的奇跡是什麼嗎?”不等福特回答,威廉接著說,“就是這個國家的男人都有他們可以自由自在耕種的土地,就是像我們這樣的移民有機會從貧窮變成一個富有的農場主。”其實,父親的回答代表了當時許多外來移民的觀點。

福特很快就在密歇根車輛公司找到了一份修理機器的工作,但隻幹了六天。一方麵是這個工作遠不能發揮他的才能,另一方麵他鋒芒太露,用一會兒的時間就解決了其他雇員一整天還解決不了的難題,別的員工幾天才能幹完的活他一天就能幹完,這引起了同事們的嫉妒。他不得已辭掉了這份工作。

福特不但有揮灑不完的精力,更有遠大的抱負和執著的追求,他對別人說:“如果你永遠滿足於做一個體力勞動者,那麼,下班的鈴聲一響,你就可以徹底放鬆。但是,如果你還要繼續努力,開創一番事業,那麼,下班鈴聲隻是你開始思考的信號。”自然,他並不想永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可是要投身於一種什麼樣的事業,他也不知道。有一段時間,他想發明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大量生產的表,每隻成本30美分,如果一天能生產2000隻,利潤相當可觀,他自己確信能設計和生產這種表,但一考慮到銷售問題,他就覺得不現實了,他認為一年內要銷售出60萬隻表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他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