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淩是東魏大將軍王安國的義子,王安國雖然官居高位,卻膝下無子,黃宗淩是他十年前出征討伐離國凱旋而歸時,在途中收養的義子,他見黃宗淩父母雙亡,一人立於一對夫婦的屍體前,小臉緊繃,兩個小拳頭握的緊緊的,但卻沒有掉一滴眼淚,作為百戰沙場的將軍,他很欣賞這個孩子的堅強,就將他帶回府中撫養,視為己出,教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習武練劍。
而欣慰的是,黃宗淩也不負所望,漸漸長大,所有王安國想教給他的本領都學的很好,甚至是勝過王安國。在三年前的瑤夫人生日那天,王安國應邀前去參加宴會,順便將黃宗淩引薦給了瑤夫人,而瑤夫人一見黃宗淩氣宇不凡,談吐更是有過人之處,瑤夫人為了驗證這一事實,特意當場給出了一個連自己都解決不了的難題,讓眾大臣來為自己解難,而眾大臣眾口其詞,爭辯到最後也得不出個結果,在瑤夫人以為又是一個無趣的生日時,黃宗淩的聲音出現了,那聲音雖然沒有任何的情感摻雜其中,卻讓在場所有正在爭吵不休的文武大臣,刹那間陷入了沉思!
黃宗淩從此得到瑤夫人的賞識,更是舉國皆知,他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科考而身居要職的。
當黃宗淩點燃火堆之後,世界一下子明亮了,火堆旁的長孫長平雙腿蜷縮在雙臂之間,頭輕輕的靠在雙腿之上,她的眼神直直的望向火苗的中心,火舌條約,不斷閃爍,她的思緒也飛的好遠。脫口念出了虞美人的句子,也許這就是她此時的心境吧!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念這一句的時候,長孫長平的聲音很小,很微弱,但卻好像是用了全身的力氣在念,一字一句,都念的那麼的認真,那麼的吃力!
當她念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長孫長平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那歎息裏道盡了她此時的無奈,跟內心的不平靜!
恍惚間,她好像又看見了自己硬拉著巧兒去姻緣湖遊玩的情景,那位至今不知姓名的年輕男子的神態突然間清晰的浮現眼眼,那滿懷焦慮的憂鬱眼神,進是如此的清晰!就連他當時說的話,也一一回蕩在耳邊!她好像終於明白了那個人所說的那些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天下四分五裂,姑娘可知剛不久前北方的離國剛剛被東魏百萬雄師所滅?旦夕間,山河破碎,本來剛剛還在身邊噓寒問暖的親人眨眼間橫屍腳下,屍殍遍野,血流成河,姑娘可曾有過那種痛徹肺腑的悲痛?那可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啊!在這種局勢下,身在南國的姑娘你居然一心隻想著兒女情長,可見如今的南國局勢也不怎麼樣啊,有人傷心不一定都是因為兒女之事,家仇國恨,如果南國能在這亂世站穩腳跟,也許姑娘今生也無緣體會愁為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