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烏江有渡人(1 / 2)

“大師父。”

布衣和尚停下穩健的步伐,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任由鼻尖充盈著淡淡的檀香味。禪房內的老和尚坐墊子上,雙眼閉著,臉上看不出一絲急躁,隻有平靜和安詳,默默地敲著木魚誦經。

“你下山去罷。”老和尚神色不悲不喜,隻是淡淡地說完,繼續誦經。

那布衣和尚麵上十分平靜,在誦經聲中轉身,從頭到尾都沒有一點出乎意料,禪房內,不知是誰若有若無的歎息了一聲。

布衣和尚挑了早已準備好的包袱,踏出數年隻有他一人獨居的僧房,略帶薄繭的手指撫上門框,關上了門。雖然他修心多年,心境早已沒有沒有波瀾,況且這是早已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他心中這時卻有了絲絲惆悵。

門外不遠處圍著的盡是寺中和尚,往日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麵孔,或大或小的聚在一起,布衣和尚合上眼睛,耳邊的私語是他早已習慣的了。

“佛祖保佑,靜圓大師父總算將這個殺人犯逐出了寺中。”說話的大和尚看向布衣和尚,眼中盡是那厭惡。

“殺人犯?師兄,寺裏怎麼會收留……”小和尚看著身旁比他高了好幾頭的大和尚,遲疑地問道。

“你是新來的吧?”那大和尚先是問了小和尚一句,在小和尚給予肯定的答案,了然一般的對著他說到,“這人大約也就是你年歲被送進來的,那時候他就殺過人……”

“小時候?那他後來也殺過人?”小和尚揚著頭,臉上滿是不解的表情。

“沒有,怎麼了?”大和尚想了想,回答了小和尚又問他道。

“大師父說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若是悔改……”

“額,真是的,我跟你說這些幹什麼,小孩子懂什麼。”出言打斷了小和尚的話,大和尚一邊說著就轉身走了。

小和尚看著大和尚離去的背影,不知道他為何就生氣了,小和尚不解的搖了搖頭,又轉過頭看了一眼布衣和尚,嘴裏輕輕呢喃著也離開了。

“奇怪了……”

布衣和尚雙手合十,目光低垂,在寺中一片嘲諷厭惡的注視,漸行漸遠的身影,出了山門,最終消失在山間的青石台階上。濃霧彌漫在山間,遮擋住了往日的所有,布衣和尚隻記得那日,山上的晨鍾並未響起……

數月後,天秦國都,霖陵。

天秦先帝崇敬僧人,早年命人在臨近國都的一處寶地,修築一寺院,名為護國寺。泠帝登基後的數年前,曾有一場持續月餘的大雨,使得到護國寺的必經之路,變成綿延數裏的江水。泠帝祭天後,經國師觀星,下詔命此名為烏江,護國寺亦更名為烏江寺。

之後一直連綿的大雨竟然停了下來,從此烏江寺的香火不斷,常年都有國都內的皇族貴戚往來。而且烏江寺周圍景色綺麗,有著傳奇色彩的烏江便是一絕,引得霖陵內的公子小姐常來此遊玩,文人墨客更是在此留下不少筆墨。

同往日一樣,烏江之上,一舟獨行。舟上,一擺渡人身著鬥笠蓑衣,低低地壓著鬥笠全神貫注的劃槳,一閉目養神的抱劍男子,兩個蒙著麵紗的女子。

一著紫裙,且身姿嫵媚,不作妖嬈自有媚態,懶懶地靠在抱劍男子的身上。另一個年少的少女,穿著大紅的的長裙,麵紗之上一雙桃花眼微眯著,活像一隻會勾魂攝魄的妖孽。

“這天氣雖是熱了些,但先生將鬥笠壓得如此低,不怕走錯了路?”紫裙女子狀似無意閑聊,問起那渡人。

“小人自小生在此處,就算是蒙眼,都一樣可以將兩位小姐渡到江岸。”擺渡人又扯了扯鬥笠,極為自信地回答道。

紫裙女子笑了笑,再沒有說什麼,依舊靠在那一言不發,隻管閉目養神的男子身上,紅裙少女更一直保持緘默。一時間,船上竟出奇的沉默,隻有風拂過耳邊的聲音,和擺渡人劃槳的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