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酒家夜話(1 / 3)

此一頁為引子,即便跳過也無影響北宋末年,金國大舉南侵,中華半壁江山淪為異族領土,史稱靖康之難。宋徽、欽二帝也皆淪為金人階下之囚。宋朝首都因此南遷臨安,史稱南宋。金國此後多次出兵攻打,皆被宋朝名將嶽飛及其麾下的嶽家軍所敗,正所謂“撼山易,撼嶽家軍難”。豈料嶽飛一代名將,被趙構,秦檜這等卑鄙小人所害,以莫須有之名目定罪,終在臨安被害。嶽飛被害之後,一個消息在江湖上不脛而走,傳聞中嶽飛在朱仙鎮大敗金兀術之後,接連收到了高宗十二道金牌催他回京複命,嶽飛料想如今大宋奸臣當道,此次班師回京一定凶多吉少,而之前嶽飛同金人交戰,繳獲無數金銀珠寶,如果回京同時將這些金銀珠寶一起帶回京城,肯定嘴中會被朝中的那些奸佞分刮,不如留給後人,以期他日能有英雄豪傑,憑此財富招攬義軍,全力保宋抗金。

可是這傳聞中的寶藏埋藏地,竟然被昏庸無能的宋朝朝廷連同之前被嶽飛收複的唐州、鄧州等地一起拱手讓給了金國。此後數十年間,寶藏傳聞越傳越廣,版本頗多,甚至有人相信嶽飛所埋葬的,除了金銀之外,還有定國安邦之神器,而嶽飛被殺也與他不肯交出此神物有關。類似傳聞雖然傳遍江湖,卻無人敢真正起心去金國領土尋。直到紹定五年,宋蒙聯手滅金,金國已成亡國之勢,寶藏傳聞,才再次在江湖上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本書的故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一個臨安城的小乞丐講起。

杭州,自古便是一個文人雅士雲集,佳人美景甚多的繁華之地。詩人白居易便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之句,偏安之後,更有林洪最著名的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自北宋被滅,宋朝遷都至此,朝廷自上至下,從皇帝,到百官,無一不被彌漫在空氣中的柔香軟音麻得全身骨軟肉鬆,以至於為何會遷都至此的原因,都早已拋諸腦後。雖然北方金國仍然虎視眈眈,意在吞並這大宋最後的樂土,可是這並不妨礙臨安城裏的歌舞升平,煙花風月。

這一年冬天,臨安夜晚空氣清冷刺骨。大街上偶爾路過幾個行人也都抱著肩膀,快步趕路。隻有路邊的酒館,**,仍然燈火通明,絲竹管弦之聲繞梁不止,劃拳行令之音此消彼長。不過這條街上不是每家飯館,**都是賓客雲集,臨街拐角的一個小酒館,比起同街的其它店鋪來說,就顯得過於冷清了些。

這個酒館店麵不大,酒幌也半新不舊,用一根竹棍挑著,斜斜的立在門口,隨著夜裏的微風,來回搖擺。此時店裏沒什麼生意,隻靠著牆角被風的地方有一桌客人在喝酒談天,店小二也就趁此偷個懶,斜趴在櫃台一角,打著盹。店主人則借著一盞油燈,扒拉著算盤珠子,時不時地還在賬本上寫上幾筆。

牆角的那桌客人一共三個人,其中兩個身材魁梧,雖然身穿冬衣,貌似行船趕腳的商家,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二人絕非普通人,身上肯定帶著功夫。其中一個人年紀稍長,留著三縷長髯,細長臉,臉色臘黃,丹鳳眼,壓低聲音說著話,聽上去有些甕聲甕氣。另一個大漢則是四方臉,蒜鼻頭,一雙豹眼,炯炯有神,此刻正咧著大嘴,死命搖著頭。

他們二人對麵的位置上,坐著一個中年漢子。白淨麵皮,細長眼,幾根胡須稀稀疏疏,說起話來有些有氣無力的樣子,他身穿一身粗布棉袍,半閉著眼,似乎對兩個人的談話不感興趣,正在那裏打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