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力量使他活了下來?是格言的力量。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反複誦讀賢人先哲的這句格言:“如果你懂得苦難磨煉出堅韌,堅韌孕育出骨氣,骨氣萌發不懈的希望,那麼苦難會最終給你帶來幸福。”約翰一次又一次默念著這段話,心中始終保持著不滅的希望。然而,對於一個三截肢(雙腿、右臂)的年輕人來說,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在深深的絕望中,他又看到了一句先哲格言:“當你被命運擊倒在最底層之後,再能高高躍起就是成功。”
回國後,他從事了政治活動。他先在州議會中工作了兩屆。然後,他競選副州長失敗。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用這樣一句格言鼓勵自己:“經驗不等於經曆,經驗是一個人經過經曆所獲得的感受。”這指導他更自覺地去嚐試。緊接著,他學會駕駛一輛特製的汽車並跑遍全國,發動了一場支持退伍軍人的事業。34歲那一年,總統命他擔任全國複員軍人委員會負責人,他是在這個機構中擔任此職務最年輕的一個人。約翰卸任後,回到自己的家鄉。1982年,他被選為州議會部長,1986年再次當選。
後來,約翰成為亞特蘭大城一個傳奇式人物。人們可以經常在籃球場上看到他搖著輪椅打籃球。他經常邀請年輕人與他做投籃比賽。他曾經用左手一連投進了18個空心籃。引用一句格言說:“你必須知道,人們是以你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來看你的。你對自己自憐,人家則會報以憐憫;你充滿自信,人們會待以敬畏;你自暴自棄,多數人就會嗤之以鼻。”一個隻剩一條手臂的人能成為議會部長,能被總統賞識擔任一個全國機構的要職,是這些格言給了他力量。同時,他的成功也成了這些格言的有力佐證。
天無絕人之路,生活有難題,同時也會給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約翰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並創造事業的輝煌,是因為他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堅信冬天之後春天必會來臨。他在困難麵前沒有低頭,昂首挺進,直至迎來了生命的春天。
生活並非總是豔陽高照,狂風暴雨隨時都有可能來臨。但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將自己重新打理一下,以一種勇敢的人生姿態去迎接命運的挑戰。請記住,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到,我們一定會生活得更好。
今天的你我,不會重複昨天的故事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隻管走過去,不要逗留著去采下花朵來保存,因為一路上,花朵會繼續開放的。”為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還長,前麵還有更多的花朵,讓我們一路走下去……
1871年春天,一個年輕人拿起了一本書,看到了一句對他前途有莫大影響的話。他是蒙特瑞綜合醫科的一名學生,平日對生活充滿了憂慮,擔心通不過期末考試,擔心該做些什麼事情,怎樣才能畢業,怎樣才能生活。
這位年輕的醫科學生所看見的那一句話,使他成為近代最有名的醫學家,他創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成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這是學醫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他還被英國皇帝冊封為爵士,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奧斯勒爵士。
下麵就是他所看到的托馬斯·卡萊裏的一句話,這句話幫他度過了輝煌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
1911年,威廉·奧斯勒爵士在耶魯大學發表了演講,他對那些學生們說,人們傳言說他擁有“特殊的頭腦”,但其實不然,他周圍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腦筋其實是“最普通不過了”。
那麼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他認為這無非是因為他活在所謂“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裏”。在他到耶魯大學演講的前一個月,他曾乘坐著一艘很大的海輪橫渡大西洋。一天,他看見船長站在船艙裏,撳下一個按鈕,發出一陣機械運轉的聲音,船的幾個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絕開來——隔成幾個完全防水的隔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