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直率地回答,“我是貧困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家裏很窮,生活困難,幾乎買不起件像樣的衣服,有新鞋也舍不得穿,星期六放學回家上山砍柴的時候,都是光著腳板,害弄壞了鞋子,去學校的時候被人笑話。”
他眼眶微紅,眼中閃著一星淚光。
其他的戰士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劉小平,有的驚訝的目光,有的同情的目光,也有懷疑的目光。
寧海波看劉小平的目光帶著幾分憐憫,“接著說,別害怕,有什麼話想要對大家說就說出來吧,免得憋在心裏難熬。”
劉小平低垂著沮喪的臉,小聲地嗚咽起來,再也說不下去了。
寧海波立馬窺測出劉小平小時候肯定吃過很多苦,讀書的時候由於家裏太窮,沒錢買好看的衣服和鞋,也沒錢買好吃的東西,肯定沒少挨過同學們的冷臉白眼,心裏有苦隻能憋著沒法跟別人說,他本人也是農村孩子,當然很清楚農村尤其是偏遠貧困農村的惡劣生存環境,也看得出劉小平跟絕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是為謀條好出路才來當兵的。
劉小平心裏的確有很多苦楚,隻是好意思當著戰友們的麵說出來,怕戰友們會看他笑話,寧海波也很理解他的心情,不再多問,用手輕輕一拍劉小平的腦袋,用溫和的語氣慰勉道,“好了,不要太難過了,劉小平,以後訓練一定要多上心,幹活一定要積極………”
劉小平望著寧海波的屍體,悲痛的淚水泉湧而出,順著兩邊臉頰流到腮邊,凝結成一粒粒豆大的淚珠,撲簌簌地往下滴,腦海裏又不期然地閃現出寧海波那張和顏悅色的臉。
記得有一天,下午進行完四百米穿越障礙的訓練後,劉小平和戰友們拎著各自的黃臉盆,一起去軍營旁邊的小溪裏洗澡。
他脫光身上的衣服,露出了胳膊和腿上一塊塊瘀青的肌肉,還有肘尖和膝蓋上的那一道道瘢痕,以及剛剛增添的那一條條劃痕。
寧海波看著劉小平身上那些新傷舊痕,有些心疼的皺了皺眉頭,湊過去,溫和地問道,“小平,聽說你來當兵不是為了討生活,隻是為了圓你兒時的夢想,是嗎?”
劉小平用手澆淋著身上那些記載著他的刻苦與努力的新傷舊痕,嘿嘿一笑,“又是又不是。”
寧海波更加好奇,很想得到劉小平明確的回答,“小平,你老實告訴我,你這麼拚命,究竟是為圓兒時的夢想還是為了將來套轉士官留隊拿工資”
劉小平舀了一盆子水,舉過頭頂,用水衝刷著腦袋,很認真地回答,“我這麼跟你說吧,班長,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來當兵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從小就有個夢想,長大後當軍人,保衛祖國,第二,我要利用短短的兩年時間,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裏淬火,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經得起風浪的真正男子漢,為將來退伍後進入社會闖蕩,打拚,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