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六、一代兵仙——韓信1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1.忍辱負重
秦始皇贏政年代,在江蘇淮陰縣韓家村,有位少年姓韓名信。幼年時家中雖貧寒,但父親是個勤勞明理之人,節衣縮食也要供韓信讀書識字。韓信聰明好學,他不辜負父親期望,對所學知識都牢記於心。他的勤奮好學深得老師的器重。。一次,老師對其學生育道:“我一生所教的學生中,唯有韓信日後能成大器,有所作為。”可惜韓信12歲時,其父因勞成疾,不幸早逝。韓母身染重病,家中漸漸一貧如洗。韓信15歲時母親病故,他不得已而輟學。從此他孤苦無依,孤苦伶什,靠在河邊釣魚謀生。他生性喜愛武功,便向村裏一位武師學了點拳腳劍法,師父看他是個可塑之材,便將自己的佩劍贈送於他,他非常感激,便常常佩戴在身上。
韓信16歲對,秦皇暴政、民不聊生。又因淮陰天旱無雨,河水下降,水中魚少。他常因釣不到魚、而沒錢買飯吃。一日。他頭頂烈日在河邊釣魚,由於既餓又熱不覺倒在河邊,昏了過去。在下遊不遠處,一位麵目清秀的中年婦人帶著她14歲的女兒紫娟在河邊為人洗衣,當洗完最後一件衣服時,紫娟姑娘站起理了理秀發,忽然發現餓昏在岸邊的韓信。
中年婦人是靠洗衣為生,大家都叫她漂母,她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望去,見河邊倒著一位少年,急忙和女兒跑到韓信身邊,紫娟姑娘連聲呼喊:“這位大哥你醒醒。”韓信仍昏迷不醒。紫娟又對娘說:“娘,看這位大哥咋了?”
漂母扶起韓信看看臉色道說:“想必是餓昏了,沒關係,灌點粥就會好的。快將他攙扶到我們家中。”漂母與紫娟將韓信攙扶到自己家中。韓信躺在床榻上,漂母一勺一勺地給韓信灌進米粥。韓信漸漸蘇醒,睜開雙眼,見眼前一位麵目慈祥的婦人和一位年輕姑娘,便問道:“我這是在哪兒?”紫娟見韓信蘇醒,十分高興。韓信非常感激地說:“好些了,多謝伯母、小姐的救命之恩!”“不必客氣。你姓啥,家住何處,因何餓成這樣?”漂母問道。韓信漸愧地講述了自己的身世。漂母起了憐憫之心,又見韓信英俊年少,質樸淳厚,便收留了韓信。
韓信見這茅屋雖然簡陋,但屋內收拾得非常整潔,又見漂母善良熱情,便點了點頭說:“多謝伯母厚意,信若日後得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從此,韓信就寄食在漂母家中,幫助漂母幹些體力活。漂母待韓信如親兒子一般。
有一年冬天,他打完一擔柴禾準備回家,忽然抬頭見一老翁鶴發童顏,正在忘我地練習武功,他不由自主放下柴擔走到老翁跟前鄧看,老翁劍術已登峰造極,利劍上下飛舞,分不清是雪還是劍影。韓信情不自禁地喝彩:“好劍法!”老翁聞聲立即收劍,抬頭見是一少年後生,便轉身要走。韓信慌忙上前跪拜在老翁腳下:“請求老翁收我為徒廣
老翁上下打量著韓信,見他眉清目秀,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心中已有幾分喜歡,沉思片刻問道:“你喜愛武功?”韓信見老翁發問,急忙答道:“我自幼喜文愛武,但家中貧寒,因此習武造詣不深。今日有幸巧遇高人,請師父收我為徒,不然我就跪到天黑。”老翁微微一笑;“嗬!你真有誠意,那你習武是為了什麼?”韓信沉思片刻:“為了將來報效國家,除暴安良!”老翁詫異地望望韓信,心中思量:“他年齡不大,誌向卻不小,竟有如此雄心,日後必是國家棟梁之材。”便答應收他為徒。老翁又道:“你先起來,今日先挑柴回家,等三日後來此等候。”言罷轉身而去。韓信望著老翁的背影消失後,才起身挑起柴擔下山。途中,見好友南亭慌慌張張跑來,韓信急忙問道:“南亭兄,何事如此驚慌?”
南亭與漂母是鄰居,和韓信結為好友,因他長韓信9歲,韓信稱之為兄。他告知韓信,秦皇選美,紫娟、文娟、已被搶去,漂母被踢成重傷。
“啊!韓信大吃一驚,放下柴擔與南亭飛奔下山……
官兵掠走姊妹倆後,南亨夫婦急忙跑進漂母家中將漂母扶在榻上,南亭飛奔上山去找韓信。韓信急忙趕回,見漂母已昏迷不醒。
南亭妻在一旁催促道:“信弟,伯母傷勢不輕,得趕快請醫生來治啊!”韓信趕忙跑出門請來一位山村郎中,郎中給漂母包紮好傷口,又給漂母診脈,並不時搖頭歎氣。開好藥方交給韓信,韓信送走郎中再伸手一摸,懷中竟無分文了,他毫不猶豫地從牆上摘下寶劍對南亭夫婦說道:“煩兄嫂在此照料,我去去就來。”
韓信匆匆來到淮陰街頭,因無錢抓藥,隻好手捧寶劍在街頭插草賣劍。日邊西山仍無人問津。韓信心急如焚便滿街叫賣,他來到小河橋頭,一班浪漢惡棍竟擋住他的去路,其中縣令惡少快步上前趁韓信不備,強行奪去韓信懷裏抱著的寶劍。又交於另一浪漢。並且雙手叉腰喊道:“你這窮漢,在哪偷的寶劍在此叫賣,你若缺錢老子給你,不過,你得從我胯下鑽過,如若不然你這劍嘛,休想拿回,我拉去見我爹,告你個偷盜之罪,你看怎樣?”
這班浪漢望著韓信哈哈嗤笑,韓信大怒,緊握雙拳欲想地動手痛打惡少,為了給重傷在床的漂母治病。他隻好強忍怒火,沉思片刻說道:“好!拿錢來,這把劍就算賣你。”
惡少從懷中取出一錠銀子,卻提出一個過分要求:“劍算我買了,不過得從我胯下鑽過。”說著雙腿一叉,嘻嘻地望著韓信,韓信忍辱伏身在地從惡少胯下鑽過。然後站起來取過惡少手中銀子,匆匆去街上藥鋪抓藥。他抓好藥飛奔到家,將藥煎好倒在小碗裏,吹涼端到漂母床前,南亭夫婦攙扶起漂母,韓信輕聲喊道:“伯母,請喝藥!”
漂母微睜雙眸,強打精神說道:“我怕不行了,信兒……你與紫娟是天生一對,你……你一定設法救出她啊!並……並一定要找到文娟,我……我把她倆托付……你了!”漂母囑完不幸身亡。
“啪”,韓信手中藥碗落地,他撲在漂母身上失聲痛哭:‘伯母,您死得好慘,信一定替您老人家報仇雪恨,不忘您的囑托。”南亭夫婦也十分傷心,並幫助韓信安葬了漂母。
第三日韓信來到漂母墳前,擺好酒肉焚香祭拜,祭奠完畢,韓信來到南亭家中,向南亭夫婦告別,然後含著悲痛進山跟著師父學習文韜武略。
幾年以後,韓信已是滿腹經綸的青年,他躊躇滿誌告別師父下山。就在韓信學藝幾年裏,秦王朝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沙邱駕崩,少子胡亥與奸人趙高狼狽為奸,取得帝位,稱為二世皇帝。胡亥是個昏庸無能之輩,朝中之事全委托趙高處理,結果導致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陳勝吳廣無法忍受二世苛法,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點燃了反秦烈火。隨後楚將後裔項梁項羽叔侄在會稽起兵反秦,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兩支隊伍在反秦浪朝中很快崛起,秦王朝危在旦夕。
韓信下山後,聞聽項梁大將軍率軍渡淮,懷著滿腔熱忱與南亭一起仗劍從戎,楚軍有戰將百員,項梁鄙視韓信,隻是給了個“薄秩”之職,(薄秩是押糧運草幫助記帳的士卒)。一次韓信隨項梁攻打定陶時,他見楚軍連連取勝,已有傲氣。又洞察到秦軍連日增兵,誌在定陶決戰,當晚便進帳鬥膽向項梁獻計,讓項梁提防秦軍章邯夜晚偷襲。然而未得到項梁重視,結果遭秦軍夜襲,項梁陣亡。項羽繼承叔父項梁之職,依然沒有重用韓信,隻是升了個持朝郎中(就是給項羽抬獻的衛士)。項羽統兵百萬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迫使大將章邯投降,殲滅秦軍主力。劉邦不久也率軍攻占鹹陽,秦王朝覆沒。然而劉邦人馬隻有10萬,寡不敵眾,便封府庫,閉宮寶,與民約法三章,退守鹹陽城郊灞上。以待楚軍項羽到來。項羽率雄兵百萬到了鹹陽,屯兵鴻門,號令天下,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又大封諸侯。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然而劉邦雄心勃勃,對比非常不滿,因此楚漢相爭開始。
2.伯樂識馬
夜深,月明。韓信騎著馬風馳電掣般在關中平原上疾馳,後麵喊聲震天,楚軍十幾名將士窮追不舍,蕩起滿道黃塵。
晨光初照,薄霧鐐繞,巍峨的秦嶺,山巒重疊,含翠欲滴、韓信一個人騎馬越過山梁、峽穀、河溝,後麵追兵被已拋去很遠,在一岔道口韓信跳下馬,將馬拉到右道口狠拍幾鞭,那馬飛奔而去,韓信從左道而走,後麵追兵來到岔道口猶豫不決,一將住在右道口見有馬蹄印,用手一指:“給我向這邊追!”追兵向有道追去。韓信躲過追蹤,翻山越嶺,終於來到漢中。
來到漢中以後,韓信受到劉邦手下大將廈侯嬰的熱情款待,經夏候嬰舉薦,韓信在漢軍中任連敖之職,管理軍中糧草。
自從韓信在漢營任連敖之職後,頂風冒雨、日夜守衛糧庫。一日樊哈與酈食其帶著幾名挑筐的內侍,進了大門直奔糧庫,韓信率領幾名士卒正在持刀守衛。他見樊哈統軍走來便客氣地拱手施禮:“樊將軍,今日來此有何公幹?”“哦!是韓連放,酈大人講,後宮曹妃娘娘要擺筵宴,需要些糧食釀酒,你給他發15石糧食。”樊啥吩咐道:“酈大人,樊將軍,這軍糧乃是軍旅之本,怎能拿去釀酒。”酈食其不耐煩地:“你吃糧不多,管事倒不少,你管他什麼糧,後宮要用糧釀酒,你得快些取,少在這兒囉嗦。”韓信不畏權勢,堅定地拒絕道:“不行,沒有大王及丞相手諭,小人不敢擅自做主,亂發軍糧。”樊啥不耐煩地說:“我是統軍,這些軍糧屬我管轄,不需什麼手諭,你快些開門就是。如果出事由我擔待。”“樊將軍,你讓我們做下屬的為難呀,大王有旨,蕭丞相有令,沒有他們的手諭,任何人不得擅動軍糧。”韓信耐心解釋道。樊啥惱怒道:“怎麼,老子今日非取不可,看哪個敢攔,來人!把這庫門給我打開。”“不行廠韓信把刀一舉也大喊一聲:“來人廣十幾名守糧士卒應聲而到,握著長戈在糧庫門前站成一排。“大膽!”樊哈又氣又惱:“你……你們竟敢與我對抗!”說完眼看雙方就要打起來,就在這時韓信急忙從腰間取出一塊銀牌,舉到樊哈麵前厲聲說道:“丞相有令在此,敢私自動用軍糧者,斬廣酈食其與樊哈瞥了那銀牌一眼,囂張氣焰逐漸落了下來,樊啥咽下一口氣:“好!咱們以後走著瞧!”酈食其把手一揮:“咱們走廠轉身帶領眾人狼狽不堪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