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美爾任教於波茨坦陸軍學院期間,德國社會正處於急劇變動時期。希特勒的擴軍備戰正馬不停蹄地進行著。但隆美爾在1936年9月被任命指揮希特勒的警衛部隊之前,與終生對他魔力不減的希特勒並沒有過多的接觸。他們的第一次偶然相遇是在1934年。那一年的9月30日,希特勒到戈斯拉訪問時順便視察了隆美爾所在的營。希特勒在視察該營儀仗隊時,隆美爾跟在旁邊,戴著一頂看上去采得像煤鬥式的鋼盔,穿著一雙擦得蒼亮的馬靴。就在這次對雙方來說都不過是例行公事的行動中,戈培爾首先發現了隆美爾這個“人才”。事情是這樣的,在希特勒訪問戈斯拉時,隆美爾奉命擔任警衛工作。黨衛隊頭子希姆萊堅持要在第三營部隊前麵派上一些黨衛隊隊員,被隆美爾婉言拒絕。可能是戈培爾說服希姆萊讓步的。因為那年6月30日的“羅姆事件”剛過去不久。羅姆是希特勒賴以起家的納粹分子武裝“衝鋒隊”的頭目。他在希特勒登L總理寶座後叫囂要進行“第二次革命”,要以“衝鋒隊”取代陸軍。一時間陸軍和“衝鋒隊”的關係煞是緊張。最後希特勒為了維護與軍隊的關係不得不在那個月的“長刀之夜”幹掉了羅姆及其追隨者。現在希姆萊要讓黨衛隊的隊員們排在第三營士兵的前麵,顯然是對軍隊不信任的表現。隆美爾維護了軍隊的榮譽。戈培爾正要找一些典型的軍官加以宣傳,以提高軍隊的地位。這關係著希特勒帝國的安危和未來發動侵略戰爭的成敗。佩戴少校軍銜和耀眼的功勳獎章的隆美爾儀態莊重、軍人素質良好,便成了他心目中的典型。隆美爾和戈培爾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隆美爾得以榮任希特勒警衛部隊指揮官也多虧了戈培爾的暗中幫助。
隆美爾擔任新職不久,有兩件事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一次是他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位不講情麵忠於職守的軍官C有一天,納粹黨在紐倫堡舉行集會,隆美爾擔負著比一般安全警衛更大的責任。集會期間,有一次希特勒決定乘汽車兜兜風,並指示已晉升上校的隆美爾,他的車後最多隻許跟6輛車。到指定的時間,在希特勒公寓路邊擠滿了部長、將軍、省長和他們的小汽車。隆美爾讓前麵的6輛車通過後,便親自站在路當中命令其他車輛停止前進。那些要員們氣得大聲詛咒:“真是無法無大!上校,我們要把這事報告給元首/”隆美爾毫不客氣地說,他已下令在前麵路口停了兩輛坦克,把道給堵L了、當天晚上,希特勒派人把隆美爾叫去,當麵讚揚他執行命令果斷堅決。另一次是1937年初降美爾的《步兵攻擊》出版後希特勒讀了這本書,並把它當作一部有關征兵教程的最好的書。於是隆美爾開始受到了重用。
1937年2月,隆美爾被指派擔任希特勒青年團領袖巴爾杜·馮·席臘赫的作戰部特8’1聯絡官。希特勒青年團是納粹黨的外圍組織和準軍事部隊。任命隆美爾擔任該職是想使他密切與納粹黨的聯係。希特勒是流浪漢出身,對軍隊的貴族化傾向也不滿意,他需要拉攏一些像隆美爾這樣出身平民的年輕軍官,以加強納粹黨和軍隊的關係c但是,很快證明隆美爾在這個崗位上幹得並不順心。儀表堂堂的席臘赫裏是個十足的納粹黨卻智力平平,他的母親是美國人,因傾心於希特勒,席臘赫加人納粹黨並於1933年6月被任命為545萬德國青年團的領袖。已是30歲的席臘赫看上去仍像個稚氣未脫的美國大學生,而隆美爾卻是個地道的普魯士軍人。兩人的氣質相差甚遠,在相處的日子裏二人關係越來越糟。希特勒青年團直接向希特勒本人負責,向青年們傳授體育、文化和納粹哲學方麵的知識。作戰邵還決定青年們必須接受半軍事化訓練。隆美爾出於職業本能,上任之初就提出讓德國軍隊裏的未婚中尉擔任培訓希特勒青年團的工作,席臘赫對此不置可否。隆美爾還宣傳開展初級軍事教育,他在加強希特勒青年團的軍事化方麵已做過了頭,連席臘赫本人也覺得未免太過分。但隆美爾依然我行我素。兩人關係越來越僵,一次在戲院舉行慶祝晚會時,席臘赫坐在第一排,而把隆美爾安排在第二排。隆美爾直截了當地移到第一排一個空位L坐下,井大聲宣告:“我代表著德國軍隊,在這個國家裏,軍隊應該是第一位的。”
這期間,希特勒加緊了侵略擴張的準備工作0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向納粹德國的黨、政、軍要員們宣布了他未來的侵略擴張計劃。1938年2月,取消國防部,設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希特勒成了當然的最高統帥。3月,德國兵不血刃地吞並了奧地利。9月,又在慕尼黑會議上迫使英、法等國把捷克斯洛伐克把有爭議的邊界領土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希特勒決定要到那凡個占老的德國城市去遊覽一番,遂提拔隆美爾為元首大本營的臨時司令官。到了1939年8月,隆美爾作為“元首大本營”的指揮官正式向希特勒報到,井已被提升為少將。
總之,隆美爾幾次服務於希特勒身邊,密切了與希特勒的關係。他給這位獨裁者留下了精明強幹。格守職責的良好印象,從而為自己搭好了日後晉升的階梯。同時,隆美爾還大大開闊了軍事視野,耳聞目睹了新式武器的運用在作戰樣式k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2.伸手要官指揮“魔鬼之師”
德國“門擊”波蘭取得驚人的成功後它的下一步自然要去攻打它的宿敵——法國。
在陪伴希特勒巡視波蘭戰場期間,隆美爾作為一個傳統的步兵軍官,‘“對裝甲部隊在這次大戰中的作用和戰績,羨慕不已”。陪同希特勒從波蘭返回德國後,他利用經常能見到元首的特殊條件,開始伸手向希特勒要官了,他要求能去指揮一個裝甲師。然刑,當地的這個要求拿到陸軍總部討論時,陸軍總司令勃勞希齊沒有同意。動勞希齊認為司以讓隆美爾去指揮一個師,但這個師隊應陽於是步兵師,因為他是純粹的步兵出身。要知道當時德軍遠沒有全部機械化,為數不多的裝甲師被陸軍總部視為心肝主貝,他們怎麼能讓從來沒有在裝甲部隊幹過的隆美爾去指揮這個技術複雜的兵種呢?最後,還是在希特勒親自出麵幹預下,陸軍總部終於同意任命隆美爾為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並在進攻法國的戰役打響之前發表了這項任命。
陸軍總部迫於希特勒的親自幹預,不得不讓隆美爾去指揮一個裝甲師,但還是舍不得把最好的裝甲師交給這位從未與坦克打過交道的將軍。第7裝甲師原為第2輕型裝甲師,是由騎兵部隊改編的。在德軍人侵波蘭的戰爭中,第2輕型裝甲師隻裝備有gO輛輕型坦克,而目多是德國吞並捷克時從控軍那裏掠奪來的舊貨,其戰鬥力遠低於德軍中建立較早的6個標裝的裝甲師。波蘭戰爭結束後,第2輕型裝甲師改編為第7裝甲師,改編後雖使坦克數量增加到200餘輛,但仍有近一半是捷克製造的輕型坦克,而巨,“師裏的十兵大部分來自圖林根,那是德國的一個很少造就出有前途的軍人的州”。
隆美爾到任後幹勁兒十足,他心裏憋著一口氣,“要使這個最差勁兒的裝甲帥文個樣於,讓陸軍總部的那些顯貴們瞧一瞧他的本事”O他一上任,就首先抓紀律和整頓作風。為了整肅軍紀和殺雞做猴,他撤銷了一個隻顧養尊處優的營長的職務,並讓這位軍宮在90分鍾之內離1軍營。每天早晨6點,他還帶頭出操跑步,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經過一番磨煉,“這群圖林根的小夥子,多數人改變了鬆鬆垮垮、吊兒郎當的習氣,懂得嚴謹和認真了”。其次他狠抓坦克兵的戰術訓練。雖然古德裏安早在1929年就提出了利用坦克進行突破的思想,德軍組建專門的裝甲師也已有5年的曆史,但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坦克兵戰術訓練教材。隆美爾邊m古德裏安的一些現成的理論指導訓練和演習,邊摸索一些新的東西。到1940年5月對法國進攻開始時,在就任裝甲師師長僅3個多月的時間內,聰明和領悟能力極強的隆美爾,不僅在坦克作戰的理論和實踐方麵已成為內行,而且發展了某些獨特的藝術。如把坦克部隊編成各種大小隊形,用快速的。熟練的無線電指揮和重炮轟擊的形式實施野戰等。德軍陸軍總部這時才認識到這個隆美爾非等閑之輩,並欽佩他們的元首“慧眼”識人的本領。